第122章 把酒问月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孟县尉笑道:“今晚你有的是时间请教张先生,快入座吧,马上开宴了。”

  贾淳笑容满面地坐在李白身边,低声对他道:“今晚你我二人有福了。”

  李白也暗自点点头。

  众人用过宴席,按着孟县尉的提议来到出了城,来到扬子江边赏月,今晚的月亮比往常大了几分,斜挂在山头上,江面倒映着月亮的影子。江山一片轻纱似的薄雾,在月光的笼罩下迷离动人。

  众人带着酒,坐在江边的石头上,江上夜风还有些寒意,众人喝着酒一边驱寒,一边谈论着。

  “那也是在春日的江上,不过我们乘着船,一直飘着。”张若虚触景生情,回忆道。

  “那诗,从江面到海天一色,到天际的月亮,斗转星移,变换着空间。”贾淳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此句一开头,就让人有无限遐想。”

  张若虚点头道:“确实当日想了很多。”

  “不仅是空间,还有时间的诡谲。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李白深情地道,“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更让人回味无穷。”

  张若虚道:“当日作出这诗,完全是凭着心之所想,触景生情,所作诗句全是自然而然说出,不由自主地就说了出来。以后再作诗,纵然词藻华丽,但终究是太刻意了。”

  张若虚感叹道:“这无论作诗还是作赋,始终是要一个真情实感才行。”

  李白和贾淳点点头。

  贾淳道:“这也是张先生底蕴深厚,精通典故的缘故,才能脱口而出这些美妙的词句。”

  李白道:“张先生底蕴我认为不在于学问,而在于这么多年的人情世故,看透了世间人心炎凉。”

  张若虚道:“你们二人说的都有道理,想要做出名扬天下,青史留名的诗作,这两样就缺一不可。”

  贾淳被李白说的起了争斗之心,道:“太白,你我二人就拟个张先生的春江花月夜,再就此景各自作出一诗如何?正好张先生在这里,让张先生品评一番,指点你我不足。”

  李白欣然同意。

  孟县尉心道:“这两个好端端的怎么就争了起来?”

  张若虚笑着看着两人,“你们这是考究老夫啊!”

  贾淳笑道:“我先来。”

  贾淳作了一诗,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令人啧啧称奇。

  “好精妙的引典。”张若虚听了赞道。

  孟县尉像是个门外汉,面上似乎很欣赏地点头,心里虚的很,这用了什么典故,我就知道一个?

  贾淳道:“太白,你看我做的怎样?”

  李白笑道:“不错。”

  接着李白也作出了一诗。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放假了不开心吗?开心不投张票票吗?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