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 胶州吴越,各取所需第1/2段
崂山大营,一间茅舍之内,王浩、狄春秋、狄工考、秦关海等人坐于木椅之上。王浩说道:“崂山县新建,无城区,无集市,无学堂,无县衙,无府库,港口、船厂、工坊、学堂皆在规划之中;民众流落山野,户籍未填;虽依山傍海,辖区辽阔,然道路不畅,沟通困难。这就是我们的现状!”狄春秋说道:“公子所言,句句实情,然眼下首要任务,非大兴土木,而是收拢民心,建立官府威信。”王浩以为然,说道:“还请老师指教!”狄春秋说道:“城池之灵魂在人而不在物。百人聚集为村庄,千人聚集为乡镇,万人聚集为县城,十万人聚集为府城。崂山县城将来格局如何,全赖公子能号召多少民众投奔。趋利避害乃万物之本性,故眼下之要务当发布利民之政令,吸引民众。”王浩点头,说道:“开设县衙之事暂且延后,港口建设必须尽快动工。”秦关海说道:“港口之规划再有十日可彻底完善,到时只要人力充沛,自可动工。”狄春秋说道:“渔民贫苦,家无余粮,每逢荒年必有性命之忧。然官府无德,多镇压而少救济,故渔民积怨之深,远超普通民众。建设港口所需人力物力巨大,倘若以官府之名无偿徭役,虽然可节约大笔钱财,但民心恐怕会进一步离散。故以我之见,当有偿招募!”王浩点头,说道:“应当如此!”
狄春秋对于王浩的反应十分满意,继续说道:“近日我派人勘察红岛,大小渔村过百,民众四万有余。翻阅地方县志,可知青岛、黄岛之民当不逊于红岛。由此推断,胶州之民众十万余。沿海渔民与内陆农民自古交恶,水产海货难入内陆,米粟绢布不入海滨。招募劳力,当以粮食布匹等物品偿付。”狄春秋的提议与王浩先前的设想相符,说道:“传陈松与张三狗前来议事!”片刻之后,二人来到。王浩说道:“倘若让你二人联手独挡一面,你们可有这个胆量?”陈松信心十足,说道:“只要公子放手,陈松自当不辱使命!”张三狗随之说道:“全凭公子吩咐!”王浩说道:“我要成立一个商行,专门经营粮草布匹等民生必须品。陈松为大掌柜,全权负责日常运营;张三狗为总账房,专门负责财务监管。”陈松看向张三狗,说道:“我无异议!”张三狗看向王浩,说道:“属下领命!”王浩又说道:“你们在大营之内挑选十人为骨干,而后制定一份一年之内的发展规划,十日之内交由我审批。”这时张三狗说道:“属下心中有一事不解!”王浩说道:“但讲无妨!”张三狗说道:“不知公子为何要成立这家商行?”王浩说道:“保障民生!”张三狗一知半解,面露迷茫。陈松说道:“商人奸诈,投机倒把、哄抬物价者众多,民众苦之久矣!倘若有一家商行直接由公子掌控,丰年可避免粮贱伤农,荒年可避免粮价疯涨。是也不是?”王浩点头,说道:“一语中的!”陈松面露得意,说道:“公子想要依靠一家商行调控物价,这家商行就必须足够庞大!”说完看向王浩,王浩表示赞同,说道:“只要你能够展现足够的能力,我自会给予鼎力的支持!”陈松说道:“定不负公子所望!”
十日之后,陈松将商行计划送到了王浩眼前。王浩认真之后,很是惊讶,说道:“你要我收回八仙酒坊的原料自购权,所需粮草全部委托商行办理?”陈松点头,说道:“百姓缴纳赋税,缴的是铜钱白银而不是粮食。每到收获季节,粮价必定是一年之中最低的时刻。所以,无论是丰收还是饥荒,百姓的日子从来不曾真正好过。八仙酒驰名于天下,富贾豪商一掷千金争相购买。就眼下而言,新建的商行想要站稳脚跟,获得八仙酒坊的独家供货权是最为简洁的方式。”王浩说道:“无论是商行还是酒坊,皆是我旗下的产业,将八仙酒的独家供货权交由商行,虽然能够暂时帮助商行站稳脚跟,但于我而言岂不是相当于将左手的财富交到右手之中?”陈松摇头,说道:“并非如此!八仙酒坊四成的股份即将被公子拍卖,再加上先前李家买走的一成股份,八仙酒坊仅剩最后一半股份留在公子手中。将八仙酒坊的独家供货权交由商行,公子将以一半的股份行使百分之百的权力。”
&em涨。是也不是?”王浩点头,说道:“一语中的!”陈松面露得意,说道:“公子想要依靠一家商行调控物价,这家商行就必须足够庞大!”说完看向王浩,王浩表示赞同,说道:“只要你能够展现足够的能力,我自会给予鼎力的支持!”陈松说道:“定不负公子所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