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改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何进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刘宏开口道:“大将军有何本奏啊?”

  总体来说,刘宏对于何进这个大将军还是比较满意的。一来何进毕竟是当朝国舅,二来则是上次任命刘表为州牧这件事,可见何进事前并没有跟何皇后进行商议。

  他们兄妹之间关系不太好,对于刘宏来说却是更为放心了,至少何进不会联合何皇后做出什么事情来。

  “启禀陛下,雁门郡方面前不久传来消息,说是草原之上的鲜卑人似乎有些异动。”

  听到何进说起鲜卑人,刘宏脸上立即晴转乌云,刚刚还沉浸在黄巾之乱已经被基本扫灭的好消息之中,结果现在又被打回原样了。

  “鲜卑人扣边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情了,大将军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看到刘宏面色不快,张让尖声开口道。

  何进沉声道:“鲜卑人虽然自从檀石槐死后已经是江河日下,不过现任鲜卑大王蒲头同样不易对付。若是我们不能提前做好防备,一旦鲜卑人杀了过来,到时候冀州和并州甚至幽州方面都难免损失惨重!所以这件事情绝不是小题大做。”

  刘宏皱眉道:“那以大将军之见,眼下却该如何应对啊?”

  何进开口道:“臣请陛下谕令北部郡县各自做好防备,同时让刘虞大人尽快上任。除此之外,最好是让雁门郡和代郡这些边关之地尽量多招收一些兵员,如此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

  谕令北部边疆做好防备,让刘虞尽快赴任,这些都是小事。所以刘宏立马点头道:“准奏!”

  看到何进还没有退回去,刘宏疑惑道:“大将军还有什么事情要禀报?”

  何进拱手道:“陛下,前不久剿灭冀州黄巾军之时,张宝手下有一万余黄巾军全部被俘。雁门郡太守赵弘想要收编这些黄巾军俘虏加强雁门郡本身的防备,不过这事儿他也不敢私自做主,所以这才托了臣向陛下开口,希望陛下能够允许他收编那些俘虏。”

  听到何进说起赵弘,刘宏忽然想到前不久在金殿之上夸口说年底之前平定河北黄巾的少年。当时刘宏也觉得赵弘有些托大了,不过昨天刚刚收到董卓的捷报,现在看来赵弘也不是无的放矢。

  想到此处,刘宏开口道:“雁门郡本身有多少郡国兵?”

  何进拱手道:“回陛下,雁门郡本身大约有兵力四千余人,不过前不久乌桓叛乱之时损失了一些,现如今已经只剩下四千人不到。鲜卑人如果南下,雁门郡和代郡等地都是首当其冲,所以赵弘这才想要收编那些黄巾军用以增强兵力。”

  董卓在捷报之中对于赵弘的战功同样是写的清清楚楚,对于赵弘能够尽快率军协助河北军平叛这件事,刘宏心里还是颇为满意的。

  最关键是,眼下张角三兄弟已经全部身死,这些黄巾军俘虏留之无用,将他们收编一番然后增加雁门郡本身的防备力量,刘宏倒是并不介意。

  听罢何进的一番禀报,刘宏点头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朕同意了,大将军你派人前去通知一下即可!”

  张让虽然有心使绊子,不过平定河北黄巾军赵弘同样大有功劳,而且在这个时候跟刘宏唱反调明显是不合时宜,所以此时只能是冷眼旁观。

  何进退回去之后,太史令张灿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张灿今年已经年过七十,按理说早该致仕了,不过朝廷方面一直找不到接替他的人选,所以这才一直留在朝中。

  “张卿有何本奏啊?”

  “陛下,黄巾之乱从二月份开始到现在,现如今冀州、荆州、和豫州等地的黄巾余孽已经基本平定。而且张角逆贼三兄弟同样全部授首,老臣以为,朝廷应当改元中平,以示陛下中兴平乱之功!”

  朝中百官都知道刘宏对于张角和黄巾军恨之入骨,所以张灿一开口并没有抓住黄巾之乱对于朝廷的影响不放,反而是直接吹捧刘宏手段得力才能中兴平乱。

  光和这个年号,乃是刘宏所用的第三个年号,前两个年号分别是建宁和熹平,从改元光和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七个年头了。

  虽然刘宏自己并没有改年号这个想法。不过此时被张灿这么一说,同样是觉得改元中平才能显示出自己中兴平乱之功绩。

  想到此处,刘宏立即点头道:“张卿所奏言之有理!自即日起朝廷改元中平,废光和年号,今年就是中平元年。”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