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海棠社陈词第1/2段
国学是中庸、守礼的文化。海棠社之所以派出宋一佐对国学经典进行陈词,因为宋一佐是海棠社唯一认真学习国学经典试图考取科举功名的士子。古中国地域辽阔,周天子实行分封制,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因为地理原因形成了文化的封闭和独立。春秋时代,神祇预言家和卜筮活动开始受到忽视,理性和道德的因素占据上风,在天学星占的领域,自然主义的解释也越来越多,透过星象学,思维铺陈了一种整体的宇宙感和秩序感,产生了不依赖神祇的永恒规则。姬姓郑国人子产认为天体运行的轨道与人事遵行的法则互不相干,否定占星术能预测人事。春秋后期,人们对神灵和神灵祭祀的信仰已经衰落,神谱中占首要和主导地位的,不再是自然神,而是历史人物被神灵化后的诸神。有识之士不信占卜、不重祭祀,崇德贵民,注重自己的行为和德性,人的眼光更多转向人本身,《诗》《书》最先在实践中被经典化。春秋时代神人关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神性的怀疑和对现实的反思,决定了诸子百家以人文的转向为依归,逐步完善了各自学派的思想。
据《汉书》《隋书》的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主要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张,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孔子所以提出正名,是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违礼僭越现象而发的。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孔子否定人格化的天,但确认为天命有主宰性和必然性,君子畏天命。儒家承认天命的客观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主张尽人事,积极担当。荀子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人定胜天,积极改变世界。荀子认为天道、天命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孟子主张以德行仁者王,主张制民之产,重视人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这种思想也被称作民本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知心、是非之心,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善良都是人为养成的。礼乐文化,是将人性的恶转变成善的关键。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先秦儒家思想,到了汉代经过董仲舒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道家以道、无、自然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策略。道家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最终本体。道家思想在先秦并不算显学,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墨家。但是道家思想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汉初,黄老之学盛行,这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一个应用天道、天命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孟子主张以德行仁者王,主张制民之产,重视人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这种思想也被称作民本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知心、是非之心,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善良都是人为养成的。礼乐文化,是将人性的恶转变成善的关键。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先秦儒家思想,到了汉代经过董仲舒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