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生命的力量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约有半个小时,集体停下休息,我突然有个想法,想再转一次,甚至想再次看一眼高妍那个不知如何形容的眼神,那个羞涩的脸。

  小池过来了,张思远和妍子也回来了,大家在激动的绯红的脸色中,都兴奋不已。“还跳吗?”张思远问到。

  “你们呢?”妍子好像在犹豫。

  “要不然回去吧,今天身上好多土,这一扭,全身是汗,想洗澡了。”

  大家回去,情绪激昂。

  晚上,小池问到:“爽了吧,今天,我还想再跳一回,你怕是也想吧?”

  “是吗?怎么就这么吸引人呢?”我装糊涂。

  “不是舞蹈,不是节奏,不是伞头,是什么呢?”小池故意不说破,望着我。

  “眼神,心与心没有顾忌的碰撞,你想我说出来,对吗?”

  “对!就是这种纯朴的没有目的的,绝对火辣的眼神,这是直接的心,像信天游一样。”小池说到:“那一刻,我仿佛是爱上对方了呢,转瞬即逝的激动,又迎来一个新的眼神,美好得如心灵的礼花,这才是交流,怪不得原来有个学舞蹈的同学说过那句话。”小池想了想,停顿了一下。

  “什么话?”

  “他说:秧歌是最火辣的迪斯科,信天游是最直白的爱情诗。”

  我觉得有些道理,但把秧歌比喻成迪斯科,我可是第一次听说,总觉得有些不搭。

  “你觉得今天听到的信天游,有什么特点吗?”我问到。

  “最直白的抒发,最火辣的思念,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与无言的黄土形成鲜明的对比,你知道,在艺术上,没有对比就没有感动,没有感动就没有生命气息。”小池说到:“我还有个疑问:陕北这么贫穷闭塞的地方,怎么产生出这么刺激这么大胆的歌谣呢?”

  “也许,他们是将苦难的生活艺术化,对黄土的呐喊,实际是对自己的歌唱,他们太苦了,所以不得不唱出最美的甜。”我勉强解释,但有一点我得承认,这里比我那贫穷的家乡还要贫困,他们的快乐的歌或许正是一种对苦难的蔑视和对命运的抗争吧。

  “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抗争,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突然灵感闪现:“他们没有埋怨土地,没有埋怨苍天。韩愈讲:穷极呼天、痛极呼父母,他们都没有,他们在努力活着,不承认自己的卑微,他们用歌声在证明,他们用秧歌在证明,他们伟大他们坚强他们能够把握生命,因为他们是人!所以别小看这片黄土,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或许就蕴含在这里,要不然,这里为什么诞生了黄河大合唱、为什么诞生了一个崭新的政权?”

  “也许你讲得有些道理,但我对你的结论没有把握。不过,要说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我觉得信天游里已经体现了一个。”小池肯定地说到。

  “那是什么?”我期待着她的解释。

  “诗经的传统啊,你没感受到,信天游每首歌都在起兴?赋比兴的兴?”

  她这样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比如“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见个面面拉话话难”,这句与诗经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如此的相似,前一名与后一句看似不搭,却又如此和谐,这是起兴。

  还有,比如诗经中经常使用的迭字词,在信天游里也有意得到了运用。“泪蛋蛋”、“沙蒿蒿”、“兰花花”、“白生生”,这些有点俏皮、有点撒娇的词一出来,仿佛诗经中“桃之夭夭”、“其叶榛榛”、“燕燕于飞”,把民歌变得那样有人情那魅力。当然,我注意到,这些古诗,来自于国风,就是民歌的意思。那么,是信天游没变吗?几千年来?

  黄土有多厚,自从有生物以来诗歌有多久,自从有语言以来。

  “这里,保留了中国最古老的精神!”我恨恨地强调,却听到了小池在卫生间洗澡的哗哗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