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个传奇人第1/3段
我遇到的骗术已经够多了,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东西。比如最早在武汉流浪时,遇到的那个街头算命的江湖中,几乎可以算民间骗术大全。后来断手人用一个地煞符,不仅让我和班长紧张了半天,而且许多搞骗术的江湖术士也信以为真了。然后就是吴某冒充所谓郭大师,差不多骗了好些权高位重的、知识渊博的人。这些人中,有些比我聪明、有些读的书比我多、有些有大量成功的经验、有的本人就在江湖上行走。要说逻辑推理能力、见识经历广度、知晓了解范围都有超过我的人,他们都上当了。那么,如何鉴别一件东西的真伪呢?反复实践,就像我用易经算命一样,反复验证,就像朱先生治病一样。
我不肯轻易进入哪一个门派,是因为上当太多。虽然我对所有门派都抱有好奇心,但寻求验证的心更强列。
我问刘大哥:“如果说你教我们打坐的方法属于前行,那么,如果不入门皈依,是不是就没有什么用呢?”
我问这个话的逻辑是:如果不学汉字,那么学汉语拼音的意义在哪里呢?
“有用。”刘大哥肯定地答复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所有学说,都推崇身静心静的作用。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道家也有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说法。儒家也要求正心诚意。身静才能心静,这个道理是相通的。我们整天的思维情绪在纷乱中打岔,没给我们本来的智慧留下空间,不利于我们的思考和观察。你没听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吗?我们教你们静坐的方法,是调伏身心的无序运动,达到身心俱静的目的,对你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巨大好处,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坚持实践,好处自己就体会得到。”
他所说的道理也不是新鲜的奇谈怪论,都是以前我所接触过或者思考过的。从道理上讲,是这样。但光有貌似自洽的理由,并不能让我产生信仰,绝知此事要躬行,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
此时,好奇心又开始占上风,我继续问到:“像你们这个教派,除了正式皈依入门外,之前除了前行以外,还有什么准备活动呢?”
“贯穿于整个修行的预备、开始和最后成就阶段,还有另外一种实践,叫做加行。也就是修行的助力、外因或者条件,就像你要长跑,得有一双好鞋子吧,得有人加油吧,得补充水分吧,得营养充足吧等等,凡是促进修行的事项,都可以叫做加行。比如放生、礼佛、斋戒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对高考录取有重大影响。”
他用高考打比方,形象生动。虽然刘大哥平时话少,但讲起佛法来,却是神采飞扬。
妍子对大姐的去向兴趣未改,她问到:“你是说大姐到了鸡足山,叫什么寺,在哪儿呢?”
“鸡足山祝圣寺,就在大理边上,距离这也不远,坐车三个多小时就到了。”
大理,我们就是从那里来的啊。我和妍子到过的崇圣寺三塔,我是难以忘记的,因为,在翠华山碰到的那位吹口琴的大姐,曾经在这里出现过。
我问到:“大理不是有个崇圣寺吗?这与鸡足山那个祝圣寺,有关系吗?”
“有关系,都是因为一个人,虚云老和尚,这位近代佛教史上伟大的人物,不要说这两座寺庙因他而兴盛,就是整个云南近代的佛教,也因他而兴盛,甚至,近代中国佛教的保留与兴盛,也与他的努力有莫大的关系。”
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虚云老和尚的名号了,难道,这样一个著名的人物,在云南留下了不平凡的经历?
刘大哥重新泡了一壶茶,给我们倒上后,说到:“如果你们感兴趣,我可以讲一讲这方面的故事。”
“好喂好喂,我们想听”妍子欢欣雀跃起来。
“要说起来,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当年佛陀圆寂后,其著名弟子,有个叫迦叶的尊者,他不仅是佛陀弟子头陀第一的戒律森严者,也是为佛陀举火荼毗者,可谓是最重要的第子之一了,他的求法经历也是一段传奇。”
有故事有传奇,听众就有兴趣。我和妍子不能免俗。
“迦叶尊者有妻子,是一个绝色美人。但二人都看透人间悲苦,希望得到解脱。二人结婚后,发誓要寻求大道。迦叶先出家,到处寻访修行,最后碰上了佛陀,仅八天就得到阿罗汉的成就。当他本人成就后,想起了等待他的妻子,因为当年离家前,他答应过妻子,当自己得到真法时,要接引对方。他妻子被接来,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女性出家人之一,进入尼众僧团,后来妻子也得到了大成就,佛陀在世时就称赞她宿命通达,这就是具备了解三世因果的神通。”
这种夫妻共同成就的故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过。迦叶尊者,在很多寺庙里,都见到过他的塑像,属于十八罗汉之一,当然是佛教中重要的人物了。
“迦叶尊者的神奇不仅于此。佛陀灭度后,按佛教规矩是要火化,但弟子们怎么也点不着火,一直等到远在外地的迦叶尊者赶到,迦叶举火,才顺利点燃。这是一。在佛陀在世时,说法时一般大家都是站着听法的,能够有资格像佛陀那样坐着的,迦叶就有这个待遇,这叫分坐之礼遇,他并不是佛陀最早的弟子,却被佛陀如此重视,这是二。他本人坚持严格的头陀行,也就是苦行,戒律是最为严格的,他本人就是戒律的化身。佛陀临终前有人问,您灭度后,我们以何为师?佛答:以戒为师。可见戒律在佛教中的重要性,而迦叶就是戒律的代表,重要不重要?这是三。第四,佛灭度后,僧团即将解散,但迦叶号召有成就的大弟子们,集中在一起,把佛陀生前的教诲记录下来,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佛经。如果没有他的倡议,今天的佛教将以何种面目存在?第五,佛陀在世时,有一天说法时,没有说话,只是举了举手中的鲜花。此时大众都就有兴趣。我和妍子不能免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