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武汉的平静时光1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粮食行会的帮着联系了汉口最大的粮商“德昌号”,东主陈先生一听有大生意,亲自来到码头洽谈。一直折腾到快下午4点多,船上的大米和豆油都空了,进账11万2千。

  船上东西还有不少,赵诚让人把卡车卸下来,把剩下的十几旦大米和200来斤麻油装上车,他找当地人问了路,带着曹二宝、于璐把东西送到了孤儿院。

  孤儿院的孩子很多,有的是和家人失散了,有的是父母都不在了。赵诚把车停到院子里,让工作人员请来了院长。抗战不到4个月,武汉的难童已过万人,黄楚萍院长忙的焦头烂额,经费、人手都是问题。突然听到有军人上门,黄院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一路小跑赶了过来。当听到赵诚他们是来捐粮食的,黄院长不禁长出了一口气,连忙让人过来帮着卸车。

  于璐没去卸车,她被一群孩子缠住了,有个刚来小姑娘一直在哭,所以她掏出了几块奶糖想哄哄小姑娘,结果整个教室里都乱套了。孤儿院一直在靠各界捐款维持,除了基本的温饱和教育,只有过年过节才会给孩子们买糖果零食。孩子们祈求的眼神让于璐心酸不已,她拖着赵诚开车出去大采购,赵诚是财主,还是敲诈过她的财主,所以赵诚必须付出代价。

  于璐又拖上了一位孤儿院的女教师,请她带路去附近最大的商场,国货公司武汉分公司即现在的中心百货大楼,这也是战前刚开业的,是武汉市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店。小人书、糖果、零食、玩具、衣服、鞋袜,于璐扫货式的采购让售货员们惊讶不已,这位大小姐什么东西都是轮箱买的。赵诚的卡车很快就超载了,赵诚看看于璐的购物清单,又买了些雨衣、大衣、手套、手电筒,这是给孤儿院的老师们的,她们夜里总得起来照顾孩子们上厕所,有了这些,她们也能少吃辛苦。算账的时候,赵诚很意外,一共才花了六百多,这个时代的物价还真是不高。

  当卡车回到孤儿院的时候,孩子们的欢呼声隔着一条街都能听见。曹二宝和赵诚忙了半天才把东西卸完,这些天,大家一直很压抑,孩子们的笑声让所有人的神经都轻松下来了。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一位中年商人带着人也来到了孤儿院。

  黄院长告诉赵诚,这就是民生公司的卢作孚先生。

  作者八扇门老王说:注:自百度1、卢作孚白手起家创办航运,筹得8000元资本,在上海订购一艘载重706吨浅水铁壳小船,1926年秋驶回重庆,取名“民生“,开辟嘉陵江渝合航线。第一年就获利20000余元。建成了四川第一条铁路组建了当时四川最大的天府煤矿创建了西南最大的纺织染厂三峡织布厂创立了中国唯一最大的民办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四川率先架建成了乡村电话网络。他在这里修公路、开运河、办农场、建工厂、在城镇中设医院、建立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学校。民生公司发展迅速,击退众多外国轮船公司,到1935年已拥有轮船42只、吨位16884吨、资产730万元,经营了川江航运业务的61。2、抗战爆发后,各地流浪儿童激增。1938年1月24日,战时儿童保育会筹备会成立。推举会长人选时,许多人认为孙夫人宋庆龄最有威信。但为了促进国共合作、保障未来工作开展,邓颖超提议由时任“第一夫人”宋美龄领衔,宋欣然答应主持保育会。保育会成立后,聘任了二百八十六位名誉理事。国民党方面有蒋介石、林森、冯玉祥、孔祥熙、孙科、宋子文、李宗仁等共产党方面有、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挺、博古、邓颖超、康克清等文化界有蔡元培、郭沫若、沈钧儒、胡适、茅盾、老舍、邹韬奋等华侨界有陈嘉庚、胡文虎还有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司徒雷登等。在管理上,由于难童数量庞大,教职人员有限,各保育会自创了许多儿童自治的政策方法。一到开会讨论经费的事,几个国民党人就拼命吵,说是不能给陕甘宁边区的保育院经费了。宋美龄不表态,我不怕鬼神,拿出记录说:每三个月发一次经费,凡是保育院,都享受平等待遇。坚持要给边区保育院经费。”在诸多矛盾中,战时儿童保育会坚持八年,救助儿童近三万名。许多孩子成长为精英,包括画家伍必端、作曲家杜鸣心、指挥家陈贻鑫、中央乐团副团长杨秉荪、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华瑛、中国芭蕾舞团副团长蒋祖慧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