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曹二宝的军火生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曹二宝接到电报的时候正在整理缴获的物资。

  十月底,队伍上刚做了一批冬装,可是花了不少钱。中央军一套冬装的标准是六块,合到战前只有三块银元,八路那头只有四块钱的标准。二宝有钱,不做那扣扣缩缩的事情,要弄咱就弄好的。每个弟兄二十块钱的标准,狗皮帽子、棉手套,帆布面的棉衣棉裤,橡胶底的高帮棉鞋,六斤重的棉大衣。

  十一月中,今年就下了第一场雪,弟兄们穿着新衣服那个美!中央军平时老看不起民团的人,看着那帮鳖孙衣服单薄冻的缩手缩脚,弟兄们得意的走路都带风。

  从保安团缴来不少枪,种类五花八门。七九口径的步机枪有四百多,捷克造、汉阳造和太原造的都有。六五口径的步枪要好一些,不是太原造就是日本的。队伍里武器口径太杂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打起仗来会出大乱子。七九口径武器挑了三百支成色好的留下来,机枪只留下捷克式和马克沁,其他的全都要卖掉。

  民团这头刚放出风要处理枪支弹药,县里的大户豪绅就上了门。和日本人的仗越打越大,土匪也是越来越多,家里没有个防身份家伙可不行。

  一支步枪外搭五十发子弹四十块银元,一支驳壳枪外搭八十发子弹一百五十块,先到先得,童叟无欺。最先被买走的是五挺法国造的绍沙轻机枪,四千百块银元,绝对是大价钱。

  很快,三百多支步枪很快就卖掉大半,等到外县人赶来的时候,只剩下手枪和没有什么子弹的杂牌步枪了。手枪其实也不错,一水的山西造的盒子炮,放在其他部队绝对是抢手货。可农场的弟兄们却看不上眼,钢口太差,做工也不好,家里的德造二十响多了,这些山西造还是就给人家吧。

  贵是贵了点,可的确是好枪,几十驳壳枪又少了三分之一。来买枪的不只是地主,还有各个部队的人,眼见着要空跑一趟,顿时急了眼。

  今年家里的部队扩大了五倍,不少同志在拿着长矛大刀和日本人拼命,能多一支枪就能少牺牲七八个人。

  “这个,钱带的不候,能不能先赊账?”

  “不好吧,都是弟兄们用命换回来的。”

  “要不,我们先交点定钱,帮着留两天?要不我们用盐来换?”

  我去,又是盐,曹二宝非常郁闷,等延安的盐过来,那得几个月以后了吧!但是还是同意了:“这盐可是好东西,鬼子封锁的厉害,你们要是能大量提供,我按照市价两倍收!”

  其实,盐在河南是紧俏货。河南这头一直吃的是芦盐天津和潞盐山西。抗战爆发的第二年日军占领山西运城,潞盐断了来源。天津长芦盐场更是在头一年就被占领了,洛阳周边一度陷入盐荒,洛阳城内几十万军民的食盐成为了重大问题。

  国民政府为了解决盐荒,青海那头有盐湖,运输队先把盐用骆驼运到兰州,再用马队运到宝鸡,再从宝鸡再用火车将盐运至潼关。潼关至观音堂的铁路被日军炸坏了,一直未能修通,所以食盐在潼关卸车后还得用小车运至观音堂,再装火车运至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