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陶云成名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后来改革开放后,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很多人没胆子去做,怕上头的政策一天一变反复无常,甚至挣了钱,都不敢去银行存钱,怕被追查被批斗。

  领袖说过,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这话确实是真理,说的太好了。

  当时,陶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索在家乡开了个小饭馆,然后慢慢的去沪市稍微热闹的街道上开了一家小饭馆,再慢慢的,他家发财了,发了点小财,在家里盖起来二层小楼,直到这个时候,村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农民还可以做生意赚钱的。

  那时候的老百姓,识字的都不多,我国建国前,文盲率非常高,其实满清时期,我国的文盲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是说,大街上一百个人中,有大概九到十个人是稍微识字的,有九十个人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彻底的文盲,这九十个人甚至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上学。

  这就是我们的封建时代。满清以后,识字率稍微提高了一点,但是根本还没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建国以后,文盲率也很高,但是国家和领导人为了解决文盲的问题,做了很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推行简体字。

  当时曾经有一个去汉字运动,希望可以用汉语拼音,完全彻底的代替汉字。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活动成功了,那么也就不存在汉字了,不管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不存在了,都是一排一排的拼音字母。

  当然,这个活动当时是通过了一半,怎么说呢?因为一下子推广拼音,不足以完全推开去,所以先编写一套简体字,把繁体字先变成简体字,推广个十年二十年,然后再彻底去掉简体字,变成汉语拼音,这就是当时的全盘计划,但是呢,后来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简体字很好用,并且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没必要再推行汉语拼音来完全替代简体字了,这是我国继白话文运动之外的另一个最重要的文字运动。

  现在,国家已经应该说彻底放弃了拼音完全替代简体字的计划,而正式保留了简体字,这是十分明智的举动,要为国家点赞。

  陶云和蔡敏两口子,经营了小饭馆,赚了钱,在村里盖起了二层小楼,那个时候距离改革开放仅仅过去了五年!

  这个时候,沪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沪市,本来就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民国时期,英法租借等等,都在沪市存在着。

  后来,经济改革,沪市的陈市长一代伟人,推动沪市的经济改革,保留了很多沪市的精华所在。

  到陶云开了五年饭馆以后,已经在沪市打响名气。这个时候,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陶云甚至要雇佣六个人,其中三个厨师,三个跑堂的,才能顾得上生意。

  改革开放六年后陶云已经拥有了沪市出名的陶家饭馆,而陶家菜,也成为沪市中产阶级,也就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一个重要的吃饭地点的选择!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