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朝议第2/2段
三呼万岁之后,魏忠贤亲自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对于魏忠贤来讲,他不喜欢朝议这个环节,这个环节不太好控制,如果朱由校把事在朝堂上定下来,他就只是个盖章机器而已。
所以他喜欢以往的模式朱由校不朝,奏章送叶向高处,然后由他代替朱由校定事。
而由于端午节刚刚过完,这期间又没什么大事,因此魏忠贤喊完之后,并没有人回应,见此高攀龙出列道“臣有本奏。”
“这老家伙不知又要找什么麻烦”
联想到以往高攀龙的所作所为,朱由校暗暗皱了皱眉头,但声音却依然可亲的说道“卿请说。”
“皇上,近臣闻一曲,铿锵如战鼓催擂,激昂如万马奔鸣,外扬岳武遗志,内含报国精忠,臣以此为教材,不知可行否”
高攀龙盯着笏板,一字一字的念道。他没有上奏章,在他看来这事其实不算大,但以词入册,而且还是这样的册,他从没经过,他抛出来想看看众人的意见。
“可是那狼烟起”
“正是。”
没想到朱由校潜局深宫大内居然也知道了,高攀龙微微愣了一下,回道“正是。”
“众卿以为如何”没有回答高攀龙的话,朱由校向下面的群臣问道。
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朱由校痛定思痛后得出的经验,因为他清楚他一开口就会处在错误的边缘,再拍板那就一定是个错误,那些言官会鸡蛋里挑骨头,挑出你的错误,然后在大而化之。
要是有辩论的那正好,于是朝堂就变成了辩经大会,如果不下朝,再给些吃的,朱由校估计他们可以七七夜不休,至于原来的本意本意是什么,早忘了。
所以朱由校也学聪明了,不轻易下结论,后来真的烦了,就躲到了后面让魏忠贤后面,不满意就让魏忠贤去打他们股。
而朱由校话音刚落,朝堂上文武大臣的目光都转向了刘宗周和周顺昌。
这曲子内里的事他们都清楚,很多人很是疑惑高攀龙为什么会揭刘宗周和周顺昌的伤疤。
这里面所包含的其实就是真正的君子和平常人或者说小人的不同。
真正的君子先国后家,先公后私,公私分明,而小人则相反朋党为私,假公济私。
东林党也是朋党,但东林党中却并不是平常人或者小人,里面也有真正的君子。
比如黄尊素、周顺昌等,要是为了钱财,他们就不会公然挑衅魏忠贤,慷慨赴死死了要钱有什么用
当然拘于时代和思想,他们的行动对社会的发展却起了反作用。
因此在刘宗周和周顺昌的心里,并没有绝大多大臣所想的那么恼火。而且该发的火也早已发完了,该想到的事也想到了,因此两人不动如山,当然周顺昌想自己实际是被自己的女婿摆了一道,脸上还是有些火辣辣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