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攀侯应诏第3/3段
众卿惊上加惊,不明所以,殿上沉寂半天,御史打破沉默,进言道:
“敢问陛下,何故诏命一方大诸侯入朝?此事事关重大,望陛下三思而行。”
恒帝笑道:
“爱卿不必多虑,朕召攀侯,只是因为听说现任攀侯畅已继位四十余年,现攀方文兴武昌,必是施政有方,朕刚亲政,故想请教攀侯。”
御史又道:
“陛下有朝廷重臣辅佐,如冢宰熟读《宗华记》,司马善兵,司徒理民,各安其职,《礼记》已成,书满十殿,畿内玉京方为宗华文华之师,文兴更盛攀方,天子有令,畿内眉乐便有二十万军,武强于攀方几倍。何故请教外藩诸侯?”
恒帝笑道:
“无他,御史所言皆为臣之职,先帝早崩,朕十五继位,十九亲政,而攀侯畅亦十六继位,亲政三十多年,故请教为君御臣之道。”
御史一惊,忙道:
“是臣唐突了。”
众臣皆不再言。而攀侯畅接到诏书,亦是不解,几月前先是莫名其妙的将一份《问对》送过来,现在竟命我入朝,而且还特别嘱咐条氏一同入朝,当今天子意欲何为?
于是召众卿大夫商议,问其意,皆摇头不解,条氏条南猜想到道:
“此诏紧随《问对》而至,可从此见意。”
众人看向他,攀侯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继续讲。”
“《问对》的主目的在于推翻众人以为的土质论,但《问对》内容略有蹊跷,而且提到攀方。”
“《问对》内容上间接告知天下攀方与产宝石之地有一条商道,而且宗华人到了天府外不会变成蛮夷。
而且你们看这段,在整个《问对》中略显唐突,起承不合的地方就是对华阳氏人口众多,土地广大的描述,好像是刻意为止。
如此一来就很明显了,《问对》是在暗示,宗华人可以在出产宝石的地方,建立华阳氏在希玉的功业!”
众人听到,豁然开朗,攀侯沉着脸道:
“天子是要我攀方如华阳氏一样,去开拓出产宝石之地?”
条南摇头道:
“天子肯定不会强迫攀方,但要占据出产宝石之地的意图很明显,无论天子强迫或者用其他办法让某大诸侯去开拓,都绕不过攀方,甚至还要攀方帮助。”
攀侯松了口气,只有天子不强迫攀方就好,他可不愿意去开拓蛮夷荒僻的地方。宝石,珊瑚,玛瑙等贵重物品从蛮人处获得,再倒卖给宗华,攀方一样获利。
“所以孤还是应诏?”
“对,不应诏才会有麻烦。去了华都,天子强迫不了我们,可能就会问些我们对南瘴之地的了解情况,如果让天子了解到了开拓南瘴的坚难,可能就会放弃占据的想法,如了解后依然要开拓,就会需要攀方的帮助。”
攀侯点头,于是二人由二百名卫士护送,前往玉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