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铁器强国第2/2段
就这样,曼野花了三十几年就夺走了皆罗,扶南二地,摧毁了甸国在二地建设几百年的劳动成果,只留武里周边为曼野占据。
华历百二十七年,曼野以武里为都,以祖姓为国号,建曼国。曼野自称曼武帝,又自居为南天子。又废宗华文字,自制表音文字,称曼文。
曼野又编《曼史,谎称其祖乃宗华南朝未代天子庶兄,并在书中提出天子也有嫡庶之分,北朝是嫡天子,而曼帝为庶天子。
曼野一方面称自己为南天子,一方面又为控制被征服的甸国平民。于是就要改变其习俗,抹去与曼民的差异。
甸人不是长发不准纹身吗,曼野就号令全国人不分老幼全部剪光头,不剪者杀。又推崇全民纹身,曼野自己就纹身,耳朵打洞穿环。甸人吃饭用筷子,曼野就带头用手抓饭。反正就是与宗华文化,生活习惯相反。
杀光大部分识字士族后,曼野又编《曼记,大肆虚构夸张放大曼氏历史,并创造新文字。
这种改造是可怕但又成功的,熟悉了解并坚持宗华文化的上层士族大半被杀,小半成了曼野进行文化改造的帮凶。
下层主要依靠生活习俗来显示宗华文化的平民,却因生活习俗的强制改变,而消去了大部分原有的文化特征。
百年之后,所有曼国的人都认自己是曼人了。
在甸地诸侯内乱,宗华恢复桂,交等地,而无能为力,鞭长莫及的情况下,曼国占据武里周边,挡住甸人可能的南下。
同时快速发展,以武里为中心,向皆罗,扶南慢慢开拓。
可能是在华历三四百年左右,云地就有人掌握了不成熟的冶铁技术,但与冶铜不同,冶铜温度要求较低,金属溶液沉于炉底,而熔渣浮在上面。
当时熔炉所能达到的温度范围内,铁不能完全液化,而是形成一种灰色的多孔体,技术上称之为铁块。
曼国在华历九百年左右,将制铁技术发展成熟,将铁反复锤打、加热、投入冷水淬火,并与木炭即一种不纯的炭接触,可以使其坚硬。
大自然中铁矿分布广范,虽然容易生锈,被量大的优势抵消了,而且比青铜更易获得,更廉价,也更坚固。
铁器可以大规模制造成农具,完全替代了之前的太过昂贵,而且稀少的青铜农具。于是农作物大幅提升。同时意味着,可更低廉的打造更多兵器,装备更多士兵。
曼国掌握铁器后,对自然环境的开发飞速加快,到华历一千二百年时,皆罗与扶南已被开发出来,城池密布,人口达六百万,国力达到极强。
曼国以曼姓血亲和有功大将大臣为统治贵族,但不与大片封地领民,低层是自由民,还有人数在一百万左右的历代从甸地,交地虏来的永世奴隶与自由民破产而卖身的奴隶。
国家基本制度是奴隶制度,国土大致分占,皆罗,扶南三大区域,但分成四十五治,各治设总督一人,副督二人,又有若干文吏武将组成一治政府,形成一套贵族官僚集团管理国家。
总督分为治部与边部两种,治部多以民事税收为主,设在皆罗,扶南等腹地。边部则是与交地,甸地交界处,主要是对外作战,抓获平民为奴隶。
华历一千一百年至一千四百年间,曼国有全部装备铁甲铁剑的二十万大军,时常与甸地各诸侯为战,各诸侯不能敌,只能被动挨打,遣使送礼。
又多次北上侵略交地,与宗华多次大战,宗华多败,最盛时曾二次占据交趾共一百七十多年。曼国前后称霸宗南长达三百年时间,使宗华,甸地皆不敢与之相争,
与赫梯帝国一东一西,一后一前,皆以铁器锻造技术发展壮大,成为古典时代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军事强国。
华历一千四百年至一千五百年间,曼王征桂地时,被云,粤,桂三地联军击败,本人身死。
导致曼国爆发大规模,持续性内乱,甸地建公领诸侯联军破武里,大肆劫掠,却因负担过重,被曼国边部总督征历击败。
征历之子征临平定曼国内乱,坐得王位,国号不变,前朝称曼姓王朝,此朝称征姓王朝。
征朝在华历一千五百年至一千六百年间也多次对甸,宗华作战,但由于两地也推广了制铁技术,多次不胜,虽不致大败,但国势也不比曼王朝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