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宗南战记·前记(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华历一千九百三十年。

  天方半岛东面有一座岛,原本是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商贸中心,但在华历一千七百三十三年,芳国商人看重此岛的优越位置,于是赶走腓尼基人,占领此岛,并取名为巴林,至今已有二百多年。

  芳国人在巴林岛只有麦港麦纳麦一座城,和十几个小型村庄,有四万人左右。村庄种植大麦,椰枣,水果,蔬菜,还引入牛羊养殖,靠海的村庄则捕鱼,采珍珠。

  村民用鱼类和农产品供应城中的居民,以换取农具,盐等生活必须品。城中也有手工业作坊与市集。

  但更重要的是麦港的港区,每年有近三千艘芳国商船往返停靠此处,使麦港遂渐富裕与兴盛。

  芳国基本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封建领主制,全国土地被大大小小的世袭领主划分占有,但商品经济也发达。

  各领主从领地中不仅开发出农产品供应领地中所有人,还种植采集香料,蔗糖,还有矿产,到后来还发展出手工业,这些东西芳国本身消化不了,就得外销,于是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贸规模的扩大又倒逼芳国开采更多香料,蔗糖,但封建领主的基本政治经济形式不变。

  芳国人在往外近几百年的开拓中,作为芳囯的君主——芳伯逐渐失势,土地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不再是国家也就是芳伯所有,而是下分到各封建领主这一层,各大夫在占有土地的前提下,其本身即是大地主又是大商人,而领地上的平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

  地方治权也在各大夫手中,但芳国还是以一个政治实体存在,如同一个联邦。中央治权在国府这一政治机构中体现,国府由五十六位上大夫组成,并推选出一位执政卿。

  芳国分为五十六府,每府有多个领主,但只有一位上大夫。执政卿在上大夫中产生,任期不定,多是一任到死。

  执政卿平时通过国府治理芳国,协调各方利益,虽然极难干涉到地方治权,但还是受到各大夫尊重。

  国府的主要权力与责任是征税,征兵,修建统一道路,以统一国家的形式对他国外交,甚至战争。

  国府能从各大夫手中依法征税,并征兵或对抗曼国,或征服土著人。还建立了归国府直辖的城市,数量在二十座左右,多为商贸中转港口。

  由于地方治权在各大夫手中,芳国公职人员极少,不到三百人。其中只有十个人是芳国人,里面有一位是执政卿,其余九人是辅佐执政卿的传令员,征税员,护卫官,法官,书记员等。

  其余二百多人则是外邦人,如宗华,甸人,印人,甚至周人。多是负责管理国府直辖城市。

  比如麦港不是某位大夫建的,而是国府建立的,就不属于任何一位大夫,也不被任何人世袭,而是由国府委派,现在是一位震旦迈国人在管理。

  这种官职叫某城尹或某城守,某城令。城尹多是重要港口,平时多负责民事管理,而城守却是克拉长城北部的几座芳国重要军事重镇的长官,负责抵御曼国人的进攻,城令则是负责归国府直辖的岛内关键城市。

  此时正值七月,巴林岛上一片热气蒸腾,村庄里的芳人躲在木头建造的房中纳凉,窗大门大以透风,天方半岛的沙被一吹来,就得放下草席。村庄外边围着大片椰枣树,不仅防沙,还能结果,养的山羊也躲在树下。

  而麦港城尹王坚此时虽在官衙中,案上也有茶水,但却心烦气躁,汗流浃背。官衙形式是宗华形式,但有芳国特色的重檐木殿,脚下是光滑平整的大理石地板。往常王坚只要一待在这里,任外面多大热浪也是不惧的,但现在却不行了。

  此时殿中挤满了人,只有少数十几个人坐著,几人围着一张案,其余大部分都站着,殿中二三百人互相交谈,吵吵闹闹,不是愁眉苦展就是一脸激愤。门口一会人出一会人进。

  王坚双肘撑在案上,眼睛盯着青铜杯中的漂浮的茶叶。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但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想来是不可能的了。

  王坚抬眼,扫了殿中一圈,虽然进进出出,但总体上人是越来越多了。王坚不用到港囗,就知道海面上现在至少漂了快五百艘船了。大部分船靠不上码头,岸上的人用小船住来运送物资补给,更多的人正下船往这赶,甚至从芳国本土都还有船行驶过来。

  至几月前亚述王驱逐芳国商人后,大部分人都到麦港暂观变化,另一部分则归国传递消息。王坚一直等待着执政卿的命令,但一直没来。

  反而还有从芳国各岛出发到麦港的商船,看来亚述王驱逐芳国商人的消息还末传至全国,执政卿也没有发布命令。

  “城尹阁下对此事有何看法?”

  说话的是靠近王坚坐着的一位中年人,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看他的穿着打扮,是位贵族,而且是位下大夫。城尹虽不是世袭,而且还是外国人,但国府给的待遇等级较高,与芳国中大夫同级,甚至有一二位城守位比芳国上大夫。

  殿中就这二人身份最高,所以大家不约而同都静下声来。

  王坚一拱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