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宗南战记·恒煊(一)下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时吸引龙来半岛领主往外开拓的诱因一是物产,二是爵位。但是市场已经饱和,当时芳国人已经没多少动力去劳心劳力开拓新地了,已经满足当前的利益和土地了,开采再多芳人用不完,甸地不要有什么用。

  当时的人只有少数几个想到扩大贸易市场,但又因各种原因,畏手畏脚,不敢向前。

  班雄不一样,既有想法,还能付诸实践,打通了与震旦诸国的贸易,并巩固了市场,将香料,蔗糖全外销出去,甚至供不应求,外岛领主收入大量财富,于是再次刺激了半岛领主用尽全部心力往各岛上建城殖民。

  后面东与宗华,周国,西与两河诸国,埃及都是历代执政卿一次次效法班雄,一次次刺激的,才能芳国几百年精力如此旺盛的不停开辟新市场,打通新航线——这之前是没任何其他人串联,也没这技术,完全是芳人从无到有建立的。

  如果不是如此旺盛的活力,那能几百年就开发出苏门,爪哇,婆罗四个大岛,占据几百个岛,其余上万个岛如探囊取物。

  话扯得有点远了,当时外岛基本没有造船技术,所以很长时间里都要半岛的船将外岛物产运送到各地贩卖,即便现在外岛能自己造船,自己用自己的船运送自己的货物到震旦宗华,但各个重要港口,商栈,却还在国府和半岛领主手里,外岛对半岛的依赖性还存在。”

  恒煊已经想通了。

  “所以班雄通过现实的利益将外岛与半岛捆绑在一起,初期是外岛出货,半岛出船开通贸易线,建立商港。现在是共用贸易线,但商港却在以半岛上大夫为主导的国府手中。”

  文江点头:

  “对,多么巧妙的构造。商港说是共用,但却是国府掌控,偏偏国府又被半岛领主掌控,让人找不出反对的话,甚至大部分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但只要一想想,各港府尹由执政卿任命,而执政卿又多半是半岛领主,一但那个岛上领主不听国府指令,各港府尹可以对他关闭港口,府尹侍卫也是半岛人。”

  恒煊皱眉道:

  “那这样说,国府权力很大呀,为什……”

  讲到一半,恒煊暗骂自己的愚蠢。

  文江笑道:

  “还是说国府为什么不将外岛人多的府,如北苏门折成两府?”

  “呵呵。”

  “这种双方人口之间的差别是不可逆转,只会越来越大。各岛面积是半岛数倍。如果折分,就意味着要新设一府,就要设一位上大夫,而且是外岛上大夫。

  也就意味着在国府中,外岛上大夫将超过半岛上大夫,到时可以选出一位外岛执政卿,那么国府就成了外岛人对付半岛人的利器了,再指派听命于执政卿的各港府尹,半岛上大夫连反对的机会的都没有。”

  恒煊叹息一声,芳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予盾,以双方人口,财力差距随时间推移不断加大并且不可逆转为基础。

  而半岛人出于各种利益考虑,不愿放权,迟迟不敢拆分人囗众多的府,以免外岛人在国府中占据上风。

  他本来是想问,各府如此多的人,就算一府出一万,也都凑出三四十万人了,何故到今天这种一被攻破克拉长城,就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各自躲在城中保命。

  “啊!”

  恒煊突然大喝,然后一拳锤在旁边柱子上。

  现在也不用问了,芳国表面的和谐统一,已在这场动乱中被戳破。呈现的是各种内耗与斗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