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忐忑的耶律刘哥第2/2段
萧承恩却不这么认为,乙室斤的大营除了五千皮室军,其他的都是普通部族骑兵,在他的眼里,这些人都算不上真正的士兵,对付中原一般的步军尚可,对付训练有素的军队就大打折扣了,而耶律刘哥这边却不一样,耶律刘哥亲领的一万骑全部是皮室军,而萧挞野和自己率领的黑城兵也是皮室军。
一万五千精锐的皮室军,在加上统万城里还有李彝殷的五万大军(李彝殷对耶律刘哥说的,夸大一万多,以安其心),就算战胜不了佑国军,怎么也能打个平手吧,就这样一战未打就灰溜溜地撤回去,完全不是像他这样一个习惯于在战场上争胜负的人心中所愿。
于是他就将这番话说了出来。
“胡闹!”,没想到耶律刘哥一句话就将他顶了回去,“李彝殷现在想什么,我等不得而知,再说了,如果他打定主意依城坚守,城里兵精粮足,大可守个一年半载,我等呢,再过一段时间就要缺粮了”
“就算我等进攻李晟基的大营侥幸得胜,按照佑国军的战力,必定也是两败俱伤,回到草原也是实力大减,还怎么为我大契丹国,为皇上和太后守好这西南面?”
萧承恩可不敢跟耶律刘哥这样的皇族子弟作对,听到他的训斥,赶紧跪下请罪。
耶律刘哥瞪了他一眼,其实他在内心还是很欣赏萧承恩这样的“勇猛果敢”之士,不过这人打仗还行,其它方面就差的太远了。
“好了,不知者不为过,起来吧,韩大人,还得麻烦您跑一趟,先去统万城,看看李彝殷这厮究竟想作甚?再去李晟基那里一趟,嗯,如何行事,你是知道的”
两日后,韩匡凝回来了。
“大祥稳”,看着众人急切的目光,韩匡凝心里却有些惭愧。
“先说说李彝殷那边”,耶律刘哥很怕他嘴里说出来李晟基不同意的事情。
“是,大祥稳,李彝殷说,他在佑国军南大营兵马出动时也同时派人出去准备攻打南大营,可惜由于乙室斤败得太快,他无奈之下只好退回去了。他又说让我等千万不要退走,现在他城中尚有马军三万,步军两万,更兼有城高墙厚,外面又有我等,可为掎角之势,不见得打不过李晟基”
“他还说了,银州城尚有米粮五千石,我等可派兵自取,他已经给守城的野利狐将军说好了”
耶律刘哥、萧挞野听了,心里都是一阵暗骂,狗日的,这明摆着想让我等作为他的棋子啊,算盘打得倒是精细。
“李晟基那边呢?”,半响,萧挞野问道。
“大祥稳、祥稳,我这次先去北大营,并没有见到李晟基,听他们的人说,现在在南北两座大营主事的是他的弟弟李承基,下官只好又去了南大营,这李承基又说此事事关重大,他也做不了主,需要请示已经回云州的李晟基,下官无奈,只好先回来回禀”
其实韩匡凝心里门清,这必定是李晟基的拖延之计,而这拖延之计,十之八九就是想留下耶律刘哥这支大军,估计彼等已经派兵去北边布防了,现在还没有完成布防,故此行使这“拖”字诀。
“那他需要多久才能回复?”,萧挞野却没想这么多,他现在一门心思想换回自己的弟弟,再平平安安回到黑城。
耶律刘哥却是别有思虑。
李晟基不在夏州?这莫非是上天赐给他的一个机会?
不过一想到击破乙室斤的就是南大营的李承基,此人看起来也不好对付,心里心里又忐忑起来。
韩匡凝见耶律刘哥的脸色变了几下,也大致明白他心里的想法,便回道:“李承基说最少要十五日”
“十五日?”,耶律刘哥与萧挞野四目交错,眼里都在对方眼里看出了不安。
韩匡凝接着说道:“大祥稳、祥稳,以下官愚见,这佑国军现在势力已成,非大契丹国一个方面军可以战胜,要想战而胜之,非得皇上亲自出兵不可”
“佑国军战力强横,但一向说话算数,不如就等十五日”
其实,李晟基根本就没有离开北大营,他行使这“拖”字诀,也不是为了布防以扼契丹大军的归路,姚猛、高彦均等人早就将耶律刘哥的退路封好了,而是为了让杨世荣有时间回去将他的奚部族人迁到云州。
杨世荣五千骑从夏州出发,绕道宥州回妫州,路程接近一千五百里,就算他不分日夜赶路,日行三百里,最快也要五天时间,回到妫州后动员族人,再迁到云州,十五天时间还算短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