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洛阳行Ⅱ(4)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旁的陈金见状也说:“小儿继勋年方十五,还望燕王接纳”

  李晟基笑道:“好,好”

  ……

  次日,李晟基带着高彦平旅、横刀都,韩昭胤、张延徽、安崇勋三人带着一千禁卫骑兵拜别李重美后,沿着驿道一路向东,向汴州奔去。

  洛阳至汴州约两百里,一行人走了四日方到。

  汴州城池的大小与洛阳相差无几,不过只有四座城门,西城门的马面墙很长,李晟基仔细观察了一下,只怕有三百米长,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看到的最长的马面墙了,马面墙的用途一般是守城的军队出城攻击时,怕城外的敌军趁机夺城而设,先将攻击的军队放在马面墙里面,接着关上主城门,然后攻击的军队从马面墙的城门出击,这时敌军就算能趁机攻入城内,也是在马面墙以内,前面还有一道正式的城门,而站立在马面墙上面的守军此时即可乱箭攒射,让夺城的敌军得不偿失。

  而马面墙一般比主城墙矮一些,就算敌军攻占了马面墙,还是要面临主城墙上的守军弓箭的打击,所以马面墙在古代的大型城池的作用非常显著。

  马面墙又分为外马面墙和内马面墙,或者两者都有,汴州的则是内外都有,里面还有两百米的内墙,如此防备森严的格局,估计是后梁时代朱温所建。

  眼前的这座马面墙宽约三十米,按照一米一个人,五百×三十的马面墙里可站立步军一千五百人,可停留骑兵五百人。

  由于有三道城门,城里的守军可通过开闭不同的城门,将守军源源不断地送出城外,而城里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李晟基等人的大军抵达时,汴州城四座城门都紧闭着,作为此次的钦差大臣,韩昭胤催马上去喊话,不过城上的士兵没有任何反应。

  半响,只见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武将来到城头,他先是看了看下面,当看到李晟基那面大大的将旗时眉头一皱。

  “汝等可进来一百骑与我商谈,余者退后五里路……”,说到这里,他又盯着李晟基的将旗看了一眼,“燕王和韩大人可以入内,其余人等无须进来”

  李晟基和韩昭胤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带一百骑进去,李晟基安排了最为勇猛的一百横刀都跟着他,骑兵和马匹都是全副武装,骑兵是加厚的鱼鳞甲,只露出眼睛的铁盔,马匹则是锁子甲,每人左胳膊还有一副旁靠(简易盾牌),李晟基和杨重贵则是明光铠,韩昭胤虽然以前只是李从珂在凤翔的节度判官,不过此时的文官大多会一些武艺,在张延徽和安崇勋的帮助下也是全服披挂,右手还握着一柄宝剑。

  二人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不听从赵延寿的安排,非但进不了城池,最后弄得需要强攻汴州就不美了,进城后对赵延寿晓以大义,让他乖乖地交出军政大权实乃上策。

  不过作为李晟基、韩昭胤二人就要冒一定风险了,一旦赵延寿不顾信义,等他们一百骑进了马面墙,马上关上城门,城墙上再万箭齐发,二人就欲哭无泪了,不过二人也针对此种情况作了周详的准备,届时一旦有变,横刀都的战士可立即夺了城门,在重甲的遮护下掩护两位大人撤出去。

  等城外的大军后退了五里,、李晟基、韩昭胤率领一百骑缓缓地进入了马面墙里,他们行走得很慢,进到城里时,李晟基还仔细闻了一下味道,查看了一下地面,嗯,没有火攻的迹象,不过马面墙上都站满了士兵,如果等他们完全进去了,突然扔下大量易燃之物,那就不妙了。

  等一百骑全部进入城里,后面的大门又缓缓地关上了,韩昭胤此时心里狂跳着,李晟基却隐隐有些兴奋。

  这时主城墙的城门也打开了,里面出来了几百骑,当头的一位正是城上那位中年汉子,只见他方面大耳,玉面长须,也是一身的甲胄,右手提着一把长柄斧头,一旁的韩昭胤赶紧对李晟基说道:“手持大斧的那人正是赵延寿”

  李晟基见此情形,心中大定,只要敌军不是火攻,其它的招数都在他的算计之中,敌军虽然有四五百骑,不过以横刀都之能,全身而退还是做得到的。

  “燕王何在?”,只见赵延寿一声大喝,声音中气十足,回荡在马面墙内,震得包括李晟基在内耳朵一麻,李晟基看着眼前这位在历史上仅次于石敬瑭、赵德均的第三号汉奸,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