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脱困第2/3段
顺治战刀入鞘,只听嚓的一声响,三军俱静,近处已是鸦雀无声,他环视大军一眼,沉声道:“出城!”
简单两个字,凝劲有力,传令官接到顺治的命令,当先一级级地传令下去,一传十,十传百,百川千军,转瞬之间,全军只剩下一个声音。
出城!
声音嘹亮简洁,越传越隆,只是三军齐整,无丝毫的混杂之音,脚步声响起,先锋先行,马蹄哒哒,前军再发,脚步嚓嚓,一队队、一列列的兵士,脚步坚定齐整,涌出了城门。
大军错落有致,不急不缓,行进之中,充斥着坚定、凝重,义无反顾之气,顺治催马而行,凝望远山浮云,心中也是涌起一股热血。
作为大清皇帝,顺治从未领兵征战过,可他无数次梦见自己拾起父辈,祖辈的荣光,率领大军驰骋疆场,杀个天昏地暗。
哪有男儿不向往金戈铁马,用手中之刀去成就一世英名,顺治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他心性再老成稳重,也忍不住想要放纵自己一回。
形势险峻,若能力王狂澜,岂不是更显英雄本色?
顺治正走在天下争雄的岔路口,唯有奋力一搏,有进无退,才能笑傲群雄,千古流芳。
在出城时,果然没有受到多少阻碍,围困保宁城的明军显然已经暗中调离,只留下了少股人马监视,基本符合顺治心中设想。
他的设想,也是多尔衮的设想!
多尔衮冒险出城前,与顺治有过约定,那就是顺治必需领兵出战,无论多尔衮奇袭成功与否,他都要让保宁守军对明军进行夹击,趁着川中明军几支精锐集中在一起的机会,一举将他们消灭干净。
顺治相信多尔衮的能力,多尔衮也确实做到了,他把围困保宁城的明军调走,可见明军一定是受到了相当的压力,只不过最理想的交战地点应该在保宁城下,那意味着多尔衮突袭成功,现在却只能正面硬撼,考验双方的战力和决心。
野战能胜吗?
对手可是闯军精锐和蒙山军联手,不知顺治有多少信心,多尼却是十分谨慎,在大军刚刚全部走出保宁城时,他就是来到顺治的身边,低声劝道:“皇上,微臣愿意领兵去战,还请皇上移驾回朝,朝廷社稷为重!”
顺治知道多尼是担心他的安危,好不容易摆脱了保宁城的困境,自当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而不是在胜负难料的情况下去和明军交战。
帝王身系天下安危,确实不该轻易犯险,可顺治在出城誓师时,因为几分冲动而接过了保宁守将的统帅之职,守将将士们全都看到了顺治,而如果顺治突然消息的话,清军一定会对不断的换帅感到惊疑,军心必然受损。
顺治的身份还未暴露,可他身上已寄托了清兵们对他太多的希望,闯军和蒙山军的凶悍善战举世闻名,顺治很清楚这一战必将厮杀惨烈,到时候天地皆为血色,比拼都最后的可能就是兵士的意志和信念!
如此分毫必争的情况下,顺治如何能走,他冲着多尼摇了下头,没有半句言语,坚定的态度却以显现无疑。
另外,当顺治从保宁城脱险后,川东之战其实完全可以就此结束,满达海大军也无需冒险继续救援,但顺治和多尔衮都不想就此罢手,好比明军自认抓住了歼灭满达海大军主力的机会,清军又何尝不是觅得了复仇蒙山军的良机。
蒙山军很强,强到从未败过,强到让八旗精锐都有些望而却步。可现在的蒙山军兵员未损,士气不弱,实力却至少下降了三成。
因为秦风不在,他的蒙山军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众将士心中无人能取代的支柱,失去了秦风,蒙山军未必还能是那支战无不胜的无敌之师!
顺治率军离城,可还是留下了千余人马严守保宁城四门,不予许任何人出入,从而确保秦风困在城中,无法也蒙山军取得联系。
清军离开保宁城,这个消息隐瞒不了,负责监视的明军一定马上把消息带到主力那里,因为顺治并不急着到达战场,他要弄清多尔衮那里的情形衮突袭成功,现在却只能正面硬撼,考验双方的战力和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