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外戚不安分?且有他去吧!第2/3段
“暂且无妨!”陈一鸣说道,“宫里虽然有好几个贵人已经怀孕,可到时候诞下的是男是女还说不一定。
再说,现在陛下年富力强,等诸皇子长大成人,还有好些年的时间要等。
现在,他们只是试探老夫的态度而已,并不值得小题大做。”
心里,陈一鸣却道:“等十几年过后,天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告老还乡了?”
况且,等阵到了那一步,陈一鸣肯定会上表请辞,不去趟这趟浑水。
……
张凌阳虽然忙的双脚不沾地,但还是听说了高霈等人积极奔走的消息。
冷笑一声,张凌阳心道“现在嫔妃们还没诞下皇子,你们就这么安奈不住了,只怕等皇子成年,有的是你们闹的。
咱们且走一步看一步,朕倒要看看你们究竟能闹到哪一步?
顺便,朕也看看朝中的这些大臣,是个什么态度!”
想过之后,张凌阳随不对此事加以关注。
现在张凌阳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自然不会将这些已经逐渐壮大起来的外戚放在眼里。
再说,别看这些外戚前呼后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样子,张凌阳真想拿捏他们,也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你在朝中根深蒂固又如何?
你有钱吗?
你在地方树大根深又如何?
你有兵吗?
既然要兵没兵,要钱没钱,那就别在朕面前上蹿下跳的瞎叽叽。
后世的张凌阳身为共产主义一直以来的接班人,自小就从历史课本上明白一个道理:枪杆子里处政权。
当然,还要再加上另外一条:钱能通神。
单单有钱亦或有兵,都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的威胁。
真正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是那些既有兵又有钱的人。
就好比在经过江南之乱后,张凌阳虽然有所忌惮宁国公府,但却丝毫不担心宁国公府会谋朝篡位一般。
宁国公府在军中是树大根深,可在钱粮上,朝廷却死死的卡着他。
而待宁国公世子孙启承升任安徽巡抚之后,宁国公府便有了一定的钱粮基础,宁国公孙定安正是明白这一点,这才急流勇退。
张凌阳也是明白这一点,才会在‘三辞三让’之后允许了孙定安的请辞。
如果孙启承没有担任安徽巡抚,张凌阳说什么也不会这么容易便同意孙定安的请辞。
毕竟,孙定安可是真正的沙场老将。
那能力可不是盖的!
所以在听闻了朝中各外戚的不安分之后,张凌阳丝毫不以为杵。
毕竟他们要么无兵,要么无钱,根本就成不了什么气候。
同时,张凌阳也是对自己的三支皇家军队充满了信心。
当然,还要再加上另外一条:钱能通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