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么,初唐时期,大家知道有两首比较著名的七言歌行,一首是初唐的压卷之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还有一首,也是大家熟知的,可能诗题不太熟,但诗句很熟,那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那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就是初唐时期的刘希夷。这首诗的名字叫代悲白头翁。

  这首诗实际上对葬花吟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像类似于“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直接影响到林黛玉的葬花吟“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这样的意蕴是很相似的。

  而春江花月夜呢,曹雪芹曾经在四十五回里直接挑明,他是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为秋窗风雨夕。

  大家看这五个字基本是相吻合的“春江花月夜”、“秋窗风雨夕”是一样的,对偶,很相似。

  另外,句子也有很相似的地方,比如说春江花月夜里边“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和秋窗风雨夕里边的句子“谁家秋月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很相似。

  还有结尾,春江花月夜的结尾“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林黛玉的诗“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这意蕴都是完全相似的。

  至于红楼梦的艺术个性什么样,何在,不说特点、特色,说个性。

  讲到这儿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上对于艺术品的一种看法,非常之重要。这个关系到这个伟大作家创造文学的那个想法、办法、手段,那是个什么样的个性。

  因为曹雪芹写贾宝玉,他本人就是这么一个看法。你记得到了后半部,到晴雯抱屈而死的前后,他写怡红院当中有一棵海棠先期枯萎了。

  他跟花袭人两人有一段谈话,花袭人的一段议论完全是世俗的,普通的,一般的道理。

  贾宝玉说,植物有生命,有灵性,有情有理,有交流感应,它知道晴雯快不好了,它预先枯萎。

  这是贾宝玉对于我、物、人复杂关系的一种观点。

  这个认为就代表了作家曹雪芹对于物的认识。他里边还有很多例子,我举这个大家容易记起来的。

  既然是如此,那曹雪芹笔下写人写物、写事、写境,一切里边都包含着这一点,都有它的个性,不是一般的。

  这一点我们首先掌握,才能够理解红楼梦艺术的所谓特点、特色,实际上就是个性。

  中华文化传统看文学艺术,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这个作品看成一个活物,它如同人一个样子。

  比如说他看一幅画,一张字,他说这不是一张纸挂在那里,这是一个活物,它有生命。

  在人家的眼里一看,有骨有肉有血有脉,这生命生理上所具备的一切它都具备了,而且它有性情。

  这个我们听起来好像这个太不科学,荒唐。

  不然,不要这么看问题,这一个大特点,决定了中国艺术的一切。

  我们欣赏红楼梦的艺术,首先掌握这一点就比较好办。

  如果你用一般的你常听到的一些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刻画细致、言语生动,你也得到了一些欣赏、体会、享受,可是你仍然没有把握住曹雪芹红楼梦那个艺术的真正的生命的精彩、精华。

  因为你那是两个层次。

  你讲的那个,就是今天流行的那个,都是从西方来的,西方文艺理论。首先我不是指美学理论,艺术流派,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我不是说那个。

  我说西方艺术作品,它看的就是那几点,是吧,形象要鲜明,性格要突出,刻画要细致,写一个贵妇人,一开卷,先写她领子别着一个最值钱的一个宝石,一个ian,或者一个什么的金链子。

  然后哪一个头发的卷是怎么卷的,这叫刻画细致,这个真好,这个艺术真高,一般人是这样看法。

  我回过来马上就要问诸位,你看红楼梦看到这样描写吗,林黛玉穿的什么衣服,你告诉我听听,我一直在纳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