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个性,个性就会包含着创新,曹雪芹在开卷就说,以往的那些千人一面,他很不以为然。

  所以说我的书与那个不同,用今天的话来说,不就是创新吗,曹雪芹如何写人、写物、写事、写境四大方面,可说的就太丰富了。

  我试着在咱们这点时间里边看看能讲哪一两个方面。写人呢,我刚才已经说了,这个人的相貌衣服我什么都不知道,可这个人活在我们面前。

  说写境,写荣国府、贾府怎么落笔,好几个层次,先介绍贾宝玉,真正的惟一的大主角怎么写,都是全书的要害,也是最吃功夫,也是曹雪芹最大的本领。

  你看看他这个个性是怎么样,荣国府这么巨大,人这么多,怎么介绍,实在不好办,每一次讲都想起,我们好多大学者举例子,中外的伟大的文学家已经成了常识,都是把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们中国的曹雪芹相提并论,这个使我们感到很鼓舞,很光荣。

  因为你要知道莎士比亚在欧美那个文化当中那个地位,那真是了不起,无与伦比。

  而我们中国居然出了一个曹雪芹,能够和他并肩抗敌,这个确实是了不起的。

  但我常说,我们比这两个巨人不能够做死板地比,因为一个是戏剧家,一个是家。

  莎士比亚写了36个剧本,前些年据说又发现了一个,应该是莎士比亚写的,搁在一起是37个,37个剧本,假设重要的角色,每一个我们分配给他做十个人来计算,37个剧本乘10个人,那就是370个角色,也不少了。

  他写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个性,他最大的成功,受称赞,被评价为伟大,就在于此。

  可是想一想我们的曹雪芹如何,统计者统计红楼梦里边的人数有高有低,低者说是有三四百人,高者说五六百人。

  还有高的,有人用电脑统计过,大约有七八百人,这个呢,可能包括了只见了一个名字,并没有他真正的事情、情节的,这个算不算人物,当然大家看法有出入。

  如果不算呢,可能统计就少了一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不会低于五六百人。

  男女老幼,府内府外,社会各界,各色人等。

  但莎士比亚也不过写370人,分散的。咱们说句大话,说把十个角色写在一个剧本里,不管怎么难,还是有点办法。

  你要让咱们写一部大书,这五百人,你来回试试。就五百人,不是谁也不挨谁,千头万绪,彼此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说的贾芸,说的刘姥姥。你只看贾芸,贾芸不就送了一盆海棠吗,引起了海棠诗社。

  哪还有什么呀,跟小红丢了个手绢,刘姥姥又来了,吃一顿饭,闹了些笑话。那两个重大人物是全部书的收场人物,所以才是有那样的伏笔。

  后来凤姐、宝玉遭了难,他们荣国府背罪,都由于政治斗争,当时清代的时代背景,这个不是假的。

  他败落了以后,“家亡人散”,这四个大字不是我造的,是太虚幻境听红楼梦曲子,王熙凤那个曲子里的四个字,“家亡人散各奔腾”。

  秦可卿托梦那两句,你们听听那个悲调,“三春去后诸芳尽”,诸芳就是这些女儿,都凋零了,“各自须寻各自门”,每个人去找自己的门路,去投入自己的归宿,结局都惨得很。

  而这两个人物,小人物,被人看不起的。一个贾芸算个什么,贾芸和小红后来去救济宝玉和王熙凤。

  并且在难中,刘姥姥不忘当年贾府的恩情,你看看那个平儿临打发刘姥姥回去的时候,给了她多少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赠礼,白银二百两,二百两回了家可以成为一个小康之家。

  刘姥姥不忘这样的一个仁慈待人的家庭,后来重新到了荣国府。她没有什么办法救济,仅仅看到一个巧姐可怜,把她领走。

  两个大结局人物,这是小事吗,这是艺术上的小节吗,不能说,不能那样看,好,这都是写人的。

  ……

  ……

  ……i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