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再入伏击第1/2段
死人头一个接一个地从身旁闪过,凄惨的死样儿形形色色,令人心底发寒,更让人觉得是在沿着死亡之路走向地狱。
几十骑斥候过去没多久,数百步兵也登上山来,散在山路两旁,挥枪抡刀,在草丛林莽中搜索前进。
尽管认为明军已经仓惶逃窜,但清军依然心有余悸,不敢再象昨天那般松懈。
但山路足有几十里,又有曲折起伏的丛林沟壑,想在山路两旁尽行搜索,满山遍野都站满人,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对清军来说,仔细搜索最多也只是在前面的一段路。而确定明军已经远逃,这也不是唯一的手段。
所以,窦英要在敌人大部通过磨盘山,后队辎重也将要下山时,才骤起发难。
派回的哨探很快下山,把情报告给多尼、吴三桂、赵布泰等人。
安远靖寇大将军多尼皱起眉头,沉吟片刻,展颜冷笑,转向吴三桂问道:“王爷,你如何看待明军此举?”
吴三桂心中已有判断,但却故意装作不明白,说道:“明军如此残忍,必能激起我军愤慨,士气可用也。”
多尼暗自摇头,表面却微笑颌首,又转向征南将军赵布泰,问询的意味明显。
赵布泰嘿然一笑,说道:“卑职以为,明军是怕我军追击,故以此吓阻,实是心虚胆裂耳!”
多尼点了点头,说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明军如此作为,我料其必已连夜远逃,只是想拖延我军追击。若是尽露仓惶,我军反倒是要小心谨慎啦!”
在军事作战中,通常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则。那就是敌人想让你去做的,就千万不做;敌人害怕你去做的,那就一定要去做。
通俗地讲,可以叫做反其道而行之。
明军收拢了本军遗体,这是故作从容;路旁遍竖人头,既是恐吓震慑,也就是不希望清军追击甚急。
这样来分析判断,信郡王多尼得出的结论也就很有道理。
其实,吴三桂久历战阵,比多尼还要经验丰富,他岂能想不到这些?在螨清郡王面前,他只是故意藏拙,让多尼能表现一下而已。
“郡王见微知著,实乃高见!”看多尼表现完,吴三桂顺势拍了下小马屁。
赵布泰也是连连点头称是,恭维了几句。
多尼面露得意之色,名为建议,实际上算是命令。赵布泰欣然领命,每刻增派一千将兵上山,并催促前锋斥候加快速度,不必迟疑。
虽然判断明军已远逃,但多尼还是很谨慎。这样梯次过兵,就算是遇伏也不会损失很大,还能互相接应。
……………
鸟叫声由远而近,似是在传信儿联络。
几百米外的距离,透过茂草的缝隙,窦英冷冷地注视着山路上的清军骑兵。
虽然还在不时向周围射箭,进行火力侦察,但清军骑兵的警惕性明显降低了很多。
从清军骑兵的神情,以及他们骑在马上的姿态上,便能够看出来,他们并不太相信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