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摩肩接踵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看着无为屁颠屁颠的跑出去,李达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电啊!后世人们根本离不开的东西,要是在大明就被自己搞出来,不知道欧洲人会不会被气死。

  管他呢!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有本事让那些白皮肤的家伙也穿过来咬自己?

  李家庄再次恢复了原来的忙碌,香皂作坊已经在加班加点的赶工,但仍然不能满足商人们的需求。

  团练的队伍扩大了不少,足足一百五人的队伍,就算骑兵队的李九成想要来报复,也要考虑会不会崩掉牙齿。

  余海船厂中那条单桅纵帆船已经初具雏形,每天都有上百人在不停的忙碌。

  盖伦船已经被修复、加固完毕,这条船的构造已经被余海摸清、吃透,就算重新建造一条全新的海船都不成问题。

  陈飞等水手也换上了盖伦船出海捕鲸,只不过抛射鱼枪的不再是人,而是换成了一架造型奇特的床弩。

  硬木做成的弩臂根本没有弹性,完全依靠床弩上面的扭力弹簧作为动力。

  让水手们吃惊的是,这种床弩不但威力巨大,即是使用重型弩箭,射程也达到了惊人的三百步,发射鱼枪更是不在话下。

  远远的看见鲸鱼,立刻就是用床弩重箭招呼。往往三到四箭,鲸鱼就失去了抵抗能力。

  有了捕鲸业作为支撑,李家庄成为了登州附近远近闻名富裕之地。

  以往那些逃难到了山东的辽民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听闻李家庄中收留了不少辽民,纷纷投奔李家庄而来。

  许多吃不上饭的流民也向李家庄汇集,希望可以找到一条活路。

  一时间李家庄的人口暴增,只用了两个月,人口就达到了两千之众。

  李家庄可住不下这么多人,许多人就在寨墙外围搭建起窝棚,逐渐形成了外围的村落。

  人口的暴增让码头的修建加快了不少,但隐患也随之成为了李达仁心病。

  这些人中肯定会有各方势力的探子,那些隐藏在暗处之人,随时可能跳出来找麻烦。

  ……

  登州城巡抚衙门的书房中,巡抚孙元化开口道:“达仁!你应该在家用功读书,那些奇淫技巧让其他人去做就行,千万不要耽误了功名啊!”

  孙元化的一番话也算是对李达仁的告诫,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大明,没有功名一切都是没有根基的。

  他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西学放弃了继续进学,只考到了一个举人。

  若不是朝廷破格提拔,根本做不到巡抚这个位置。

  就算坐上了巡抚,仍然被整个大明官场排斥,得不到同僚们的认同。

  深受其害的他不希望李达仁也与他走同样的道路,李达仁若是连举人都考不上,就算赚下再大的家业,也是别人口中的肥肉。

  李达仁连忙点头称是,心中却不以为意。

  崇祯皇帝可不像大明其他皇帝那样宽容,对待文臣更是毫不手软。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