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来到宋朝,才明白为什么百姓呼王安石为怮相公。王安石变法用心是好的,宋朝也到了不变不行的时候,王安石本人不贪不拿,操守也行,关键他变法有许多地方是想当然,又认死理,听不得劝。

  刘昌郝慨叹,这是宋朝的,若是将王安石与张居正换一下,张居正必然会做得更好,王安石呢,放在明朝那种环境里,都不知道怎么被人给整死的。

  “行。”刘昌郝说。

  教阅,谁敢不去?韩大虎都不敢说不去!

  两人来到梁家。

  “昌郝,汝对吾村亦不恶,然吾村如何言汝?”

  即便刘昌郝将人请了回来,还是让村民去采桑,只是不让他们乱伐枝罢了,买草秸,雇车子,其实许多村民表现太过恶劣,否则刘昌郝必然会从村里请人。

  刘昌郝家在垄上,还好一点,呆在村子中间,又是这种环境,不如让梁小乙去军营里闯一闯。况且梁三元也打听过,征兵主要看身高与力气,以梁小乙的资质,足以被拣为上禁兵。一旦成为上禁兵,薪酬还可以。

  “京城物价昂贵,居之不易。”

  “昌郝,吾知汝是好心,然吾窝在刘梁村,碌碌而无为,实不甘心。”

  仅是一句,便将刘昌郝所有反驳的理由踹到肚子里。

  刘昌郝去交税。

  税非常非常地复杂,先是税种,若只是秋税,宋朝一千多万户农民会乐得睡不着,刘昌郝刻意数了数,包括秋税在内,一共有二十一个税种!

  莫急,然后到了税本身,有钱有粮有布帛有草。钱好办,草不值钱,随便怎么折腾,粮可不是一种粮,有稻谷,麦子,粟子,黍子,豆子,布帛有大绢小绢麻布,刘昌郝家有桑园子,还要交生丝。

  同样的稻谷,有的好有的差,有的晒得干,有的没有晒好,布帛也一样,有好有差。明显太差肯定不合格了,或者明显太好的,也不能不让通过,这两种现象终是少的,九成多是不好又不差的,那如何通过呢,要不要给胥吏好处呢?

  刘梁村就在乌头渡交税,这边离京城近还好一点,有的地方,胥吏为了敛财,还会踢斗,用斗装粮,装尖,再一脚踢上去,重新将它装满,这才算是纳了一斗粮食。

  刘昌郝买粮买草买丝帛,仅是秋税,就花掉刘昌郝近五十贯钱。

  纳完税,回家。

  大家商议教阅,各都保教阅时间皆不一。

  按照朝廷规定,自十月到正月,轮流教阅,时间为一个月。但是十月农活仍有不少,冬小麦冬大麦种下去,得及时浇灌追肥,明年朝廷复改成自冬月到二月轮流教阅。

  二月没有活?

  相对闲只有腊月与正月,这两个月又沾到隆重的春节。或者集中在冬月半到腊月半,虽然这时比较冷,最不碍农事。然而这么多保丁,教场如何装得下?在另个时空,刘昌郝也想过保甲法。别什么防匪防盗了,保甲法推广后,不知催生了多少匪盗。宋神宗与王安石的用意还是全民皆兵,糟就糟在这个全民皆兵,胃口太大上。

  若是将保甲数量减少四分之三呢,也是惊人的数字,一百多万准预备军队。减少了四分之三,保丁待遇便可提高四倍,我是给了足够的钱,那么教阅练习、或上番时必须认真,官府也有理由挑选身体强壮的保丁,教阅同样会变得很方便,或者会变为良法。

  来到宋朝,才知道当初的想法很幼稚,这得沾到一个执行的问题。或如上番,按朝廷规定,乃是十天或半个月轮流一次上番,十天半个月轮流一次,能耽搁多少农活?刘昌郝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韩大虎这是特例,整个尉氏最穷的地方,官府真的无辄啊。为什么庄木匠被活活逼得离井背乡?

  即便裁掉四分之三,因为执行无力,重的春节。或者集中在冬月半到腊月半,虽然这时比较冷,最不碍农事。然而这么多保丁,教场如何装得下?在另个时空,刘昌郝也想过保甲法。别什么防匪防盗了,保甲法推广后,不知催生了多少匪盗。宋神宗与王安石的用意还是全民皆兵,糟就糟在这个全民皆兵,胃口太大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