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2/3段
与同心髻类似,发髻根系扎丝带,也刻意让少量头发垂下,丝带与少量头发若流苏,故称流苏髻,比较调皮,一般是年青妇女才会这样梳妆,如韦小二小妻子卫小娘子,此时梳的便是流苏髻。
宋朝文化影响着契丹,契丹文化也影响着宋朝,有不少妇女仿照契丹人束发垂胸,称为垂肩髻,则属于低髻。干活时用有色的绢缯将头发包起来,称为包髻。教坊女伎宴乐时梳的堕马髻与懒梳髻。懒梳髻介于碧玉妆与垂肩髻之间,刘昌郝只看到过一次,一个漂亮的女伎从马车里下来,向一户豪宅里走去,反而这种髻妆刘昌郝认为是最好看的。
当然,刘昌郝不好问人家,你有多大哪。
但现在看到她梳起了碧玉妆,知道了,与自己二妹一样,新年十五岁,就不知道那个月份大。
我只是看你的头发,为何害羞?
刘昌郝淡淡地问了一句:“你们也来观灯?”
“是啊,莫看御街,去宣德门去观灯,那处灯才叫好看。”
“也是,阿娘,我们尽量快点去宣德门。”以刚才的速度走下去,不到三更天,都走不出这条御街。刘昌郝冲几个兵哥衙哥拱拱手,几人也冲他拱拱手。
他们不认识刘昌郝,看着苏眉儿的穿着,能认识刘昌郝,那就不能小看刘昌郝。一个官兵说:“终是大户人家,有教养。”
另一个衙役吐了一口唾沫:“那是你没有遇到坏的,遇到坏的,就不会说出此话。”
几个小姑娘也在问苏眉儿,好古怪的一群人。但她们不知道,随着她们加入,这一行人就更古怪了。苏眉儿却艳羡地看着坐在刘昌郝肩头上的苗苗,说:“刘有宁,其是你小妹?”
“是也,”刘昌郝顺便替她介绍了谢四娘与二妹。
“见过大娘,见过二妹。”苏眉儿施礼说道。
“莫客气,莫客气。”
苏眉儿想了想,又从头上拨下两颗漂亮的珠花,将它们分别戴在苗苗与二妹头上。
“苏小娘子,这不能要。”
莫看它们小,恐怕价格不便宜。
“你说过的,相逢便是有缘。”
其他几个小姑娘有些讶然,虽然刘昌郝相貌很清秀,但穿着,不过是普通人家,她们不大明白为什么苏眉儿如何客气。
刘昌郝不好与一个小姑娘拉扯,便说:“亦行,今年吾家牡丹不多,明年吾家会有数万朵牡丹绽放,你替我带话给你哥哥,说我请他来我家观花。”
“彩啊,你家于何处?”
“于惠民河雇船,让船家载着去乌头渡,泊好后,北岸四里地,便是我家。”
“远乎?”
“亦不算太远,几十里路,反正不足百里。”
苏眉儿又被几个小姑娘拽到边上去。
“眉眉,莫非你遇到骗子,不足百里,依是开封地界,如何种出数万朵牡丹?”
开封也有不少人种牡丹,种死了再买着继续种,但因为种不好,规模皆不太大。牡丹一般开花数量不多,数万朵,最少有好几大千株牡丹,开封地界,且是郊区,有这么大牡丹园子么?
“汝等不懂,你们知其是谁?”
“是谁?”
“人比黄花瘦……”
“哇,哇,”几个小姑娘立即跳了起来,一个小姑娘动作快,一下子窜到刘昌郝面前:“你是刘西坡,西坡居士?”
前面还好一点,后面立即引起了一些小动静,不少人扭过头向他们看。
“我叫刘东坡,非是刘西坡,小娘子,你认错了人。”随后低声说:“我只带着家人来观灯,莫闹着别人。”
“我懂的,我懂的,”小姑娘眼里闪过无数小星星。
谢四娘悄声说:“其岁数皆小,与陶家小娘子一样,不懂事,它们小,恐怕价格不便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