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章 说不出第2/3段
赵匡胤用玉斧在大渡河地图上一画,并说,非吾有也。自此以后,这种保守心态成了宋朝的祖宗家法。
潘美王明南征南汉,这两人才是真正的猛将良将。
如果有心,次年,二人挥师南下,绝对轻松地收回交趾,但是没有。
白藤江之战,当时的交趾没有称国,而是叫静海节度使。南汉时,静海节度使落到矫公献手中,吴权认为矫公献的节度使是从他岳父手中抢来的,兵伐矫公献。矫公献向南汉求救,南汉兵出白藤江。吴权将木桩插在白藤江河底,南汉军队涨潮进来,没有察觉,大船被木桩将船体划开,导致大败。从此交趾拉开了脱离中原的序幕。
赵普妹夫侯仁宝受到卢多逊排挤,在邕州九年不能调任。为了离开邕州,侯仁宝上奏朝廷,说交州丁琏死了,内部混乱,朝廷可以趁机收回交州。宋太宗准备下诏让侯仁宝回京商议,卢多逊说,一旦召侯仁宝回京,攻取交州的计划肯定就会泄露,交州的蛮夷势必会加强戒备,不易取胜。不如授权侯仁宝便宜行事之权,让他负责筹划此事,再派遣偏将带一至两万荆湖的士兵,长驱直入,势必能成功。
赵匡胤不及柴荣,在军事上,赵匡义能及的资格都没有。
他听信了卢多逊的话,让侯仁宝率一两万兵马兵伐交州。
敢情他将侯仁宝当成了潘美,一两万兵马便将岭南收回来,结果大败,侯仁宝也死在了白藤江。不代表着交趾那时很强大,惨败的原因主要还是部下大将孙全兴、刘澄、贾湜等人不听侯仁宝调动,为何不听侯仁宝调动,且看侯仁宝的敌人……所以赵普得势后,将卢多逊往死里整。今年还是一样,可出问题的不是部下,而是主将!
交趾虽然表面上向宋朝称臣,然而这些年来一样的桀骜不驯。时不时有寇掠宋朝边境百姓或商贾的事件发生,甚至跨海寇掠钦州。
王韶开边有功,朝廷赏官拜爵。
但不仅是西北,这几年同时爆发了好几场战事。
在潭州西边有一片古怪的地方,宋朝称它为梅山蛮。由于全是深山老林,难以征服,加上宋朝的保守思想,一直不管不问。但是山区了,必然很穷,山上的百姓时不时下山抄掠。宋朝索性禁止周边的百姓与他们往来,越封闭越野蛮,成了宋朝的国中国。
到了宋神宗手中,实在对这片地区无法忍受,便让章惇将这片地区征服,还有辰州西边的南北江……随后章惇还在这里修道路,办学堂,才将这片不安定因素给消灭掉。
这是荆湖路的,川南同样也有问题,刘昌郝称它们是看不到太阳的地方。宋朝的纵容让两个蛮酋斧望个恕、晏子变得夜郎自大,准备联合晏州六姓、纳溪二十四姓学习南诏那样入侵内地,结果被熊本一二三镇压下去。
看到这些,桂州知州沈起点集土兵为保伍,授阵图让其练习,又集舟师,教水战,罢贸易。但不是沈起胆子大,这不但是沈起之意,宋神宗与王安石也有了收复交州的心思。
毕竟交州位于红河三角洲,与夔峡地区不同,只要收复能安定下来,朝廷多少能受益,而且交趾这些年在边境的作为,也让宋朝恶心。
邕州知州苏缄再三上书沮议……且看侯仁宝,这是两股力量在较劲,一方是王安石等人的激进力量,一方是文彦博吴充等人的保守力量。苏缄无疑是后者,朝廷将苏缄调走,又不会有惨剧发生。偏偏在这关键时候,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吕惠卿有了“野望”,吴充渐渐上位,别以为他是王安石亲家,他才是最大的无间道。
结果不是调走苏缄,而是沈起,以刘彝代之。没有想到刘彝到了桂州后,不改起之所为,罢广西所顿北兵,而用枪杖手分戍,大治戈船,遏绝互市。
史载交人疑惧,这是难听的说法,实际是交趾不服了,你敢打我们主意,我们索性先发制人吧!加上苏缄继续梦想着和平,看似刘彝在折腾,实际边境等于是不设防的。于是交趾从去年十一月开始三道入侵,先陷钦州,后陷廉州,加上刘彝愤恨这几州太守,特别是苏缄屡屡苟和沮议,坐视不救,导致正月二十三邕州沦陷。
苏缄说,我义不死贼手,让他三十六口家人自杀,自己纵火自焚。交趾屠城,死者仅统计出来的就达到了五万八千人!加上其他地区,被交趾人屠杀了十几万军民百姓。
宋神宗评价苏缄:昔唐张巡与许远守睢阳,蔽捍江、淮,较之卿父,未为远过也。
似乎是如此,交趾举国大军来犯,苏缄率领2800州兵,五万多民众,实际能战斗的民众可能不足万人,一面抗敌,一面求救,然援兵始终不来,守了四十二天后,城破被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