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草原狼VS中原虎(七)第1/3段
农耕民族的骑兵,普遍弱于游牧民族的骑兵,其原因不说也明白。
为了实现以骑制骑打败突厥人的目的,谢天虎不惜血本打造自己麾下的骑兵,那可是把压箱底的资金都投进去了。他把骑兵军团分为轻骑兵和重骑兵,编制由纵队组成,每个纵队一万人,下辖一百个骑兵连,每个骑兵连一百人。
一万重骑兵主要用于突击,有必要也近身搏斗。他们全身披着盔甲,马匹也披有少量皮制护甲。主要兵器是长枪,每个士兵的腰间还带一柄短弯刀或一根狼牙棒。
三万轻骑兵,他们的任务是侦察掩护,为重骑兵提供火力支援,肃清残敌以及跟踪追击。轻骑兵除了戴一顶头盔外,身上一般不披盔甲,他们的主要兵器是弓。谢虎侯要求轻骑兵什么时候可以做到在撤退和逃跑途中,能在马背上回身射击追来的敌人,才算是一名合格的骑兵战士。这一要求着实难倒了不少人,目前全军仅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做到这一点。
总体而言,虎侯军骑兵养成之路还很长,与马背上生活的突厥骑兵存在一定差距,但今晚的夜战和内乱的突厥大营抹平了这些差距。
一万重骑兵在尉迟敬德的带领下,顶着突厥人的箭雨,一头扎进了对方大营,把原本就混乱的颉利大营冲得七零八落,骑兵兄弟像打了兴奋剂似的,嗷嗷叫的扑向突厥人,在马速的加持下,长枪往其身上一顿乱捅。三万轻骑兵则从两翼密集放箭,掩护重骑兵来回冲击。
颉利惊魂未定,他万万没想到马邑城中还藏了这么多精锐骑兵,自己的重骑兵都放在了和突利等人的内讧上,连武尊毕玄都派了出去,片刻间回不来。身边仅有国师赵德言和两万亲卫队,哪里顶得住人数两倍于己的虎侯精骑,很快就被尉迟敬德带领的重骑兵杀了个对穿,突厥士兵大群大群的跌落马下,化为一摊肉泥。若是不国师赵德言功夫不错,力保颉利周全,说不定虎侯骑军的第一击就能要了颉利小命。
眼看虎侯重骑兵兜了个圈子,又要从后面重新杀回来,颉利亡魂大冒,再也不敢用自己的小命去赌明天,带上赵德言和周边亲卫军就要突围,可他们又被两翼虎侯军的轻骑兵用箭雨一顿覆盖,突厥士兵像麦子般成片倒下。危机时刻,武尊毕玄带着突厥重骑兵赶回来了。
当毕玄听到王汗大营被虎侯骑兵冲击那刻,就意识到了不好,连忙撇弃和突利等人的纠缠,带兵回来支援。但突利等人也不是吃素的,原处于劣势的他们瞬间扳回了局面,带兵主动出击,死缠着对方,不让其回营救援。最后颉利的铁杆亲信执失思力主动断后,才让武尊毕玄找到机会带着重骑回转大营。
两支重骑兵相遇,一支心乱如麻且久战疲惫,另一支气势如虹,身旁还有数万轻骑助阵,高低立判。
刚刚回营救援的突厥重骑,还没来得及整理队形,就撞上迎面冲过来的虎侯重骑,霎时间被杀得人仰马翻。若不是武尊毕玄神功盖世顶在最前面,极大的鼓舞士气,只怕突厥重骑兵早就崩溃了。
毕玄在大草原纵横无故、盛名数十年长垂不衰,有一次他在沙漠迷失之中无意间巧遇沙漠神殿,练成了“炎阳奇功”更成为绝代高手。手上的矛重九十九斤,矛名“阿古施华亚”,是古突厥语、意即月夜之痕,仗之冲锋陷阵,被彼誉为“没有人能把他从马背击下”。
在突厥各部眼中,毕玄就是不败战神。他浑身却散发着邪异莫名的慑人气势,仿佛是暗中统治大草原的神魔,古铜色的皮肤闪烁着眩目的光泽,使他雄伟的躯更有撑往星空之势,披在身上的野麻外袍随风拂扬,似是蕴藏着这世上最可怕的力量。最使人心动魄的是他就像充满暗涌的大海汪洋,动中带静,静中含动,教人完全无法捉摸其动静。
一往无前的虎侯军重骑兵,遇上了毕玄,竟然为之一顿,就像汹涌的海水拍打在礁石上一样。一个对冲,数十名虎侯重骑兵被其挑落马下,气得尉迟敬德哇哇直叫,调转马头亲自来战毕玄。
尉迟敬德在虎侯军中那是勇冠三军,其善于夺取,躲避马槊长枪,每当单人匹马冲进敌阵,敌军的马槊长枪一齐刺来,始终不能刺到他,还能夺过对方的武器,回手刺杀敌人。用谢天虎的话来说,“敬德战阵之威,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先天高手。”
p; 毕玄在大草原纵横无故、盛名数十年长垂不衰,有一次他在沙漠迷失之中无意间巧遇沙漠神殿,练成了“炎阳奇功”更成为绝代高手。手上的矛重九十九斤,矛名“阿古施华亚”,是古突厥语、意即月夜之痕,仗之冲锋陷阵,被彼誉为“没有人能把他从马背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