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痰迷心窍的贾母和薛姨妈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只是天不遂人愿,宫里专门给皇室成员看病,号称华佗再世,扁鹊重生,有妙手回春之能的老供奉出手了,奉景文帝之命,亲自到荣国府为林黛玉诊治胎病,贾瑜又遣人远赴辽东,花费重金从辽东的深山老林中求来三味宝药,在良好生活习惯的加持和爱情的持续滋养下,她的身子一日好过一日,不仅再也不咳嗽了,人也胖了一圈,脸颊不复以往的苍白消瘦,变得红润且有光泽,这是气血充足的体现,能吃能睡,能玩能笑,神采奕奕,身心愉悦,和正常的健康女孩儿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贾瑜非常的宠爱她,当成眼珠子一样去疼,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事事都依着她,还有许皇后和太子妃白氏给她撑腰,如此一来,薛姨妈的期待就微乎其微到不可能了,但她还是不死心,不过她不是王夫人那种蛇蝎心肠的毒妇,没有不敢在暗地里扎她的纸人。

  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薛姨妈为她的女儿薛宝钗考虑,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她的想法早已被贾瑜和林黛玉洞悉,碍于一家人的情面和她没有说出来以及做出来,他们选择了忍而不发,不闻不问。

  ......

  荣国府,荣禧堂。

  紫娟把从小红、小红从贾芸、贾芸从新科进士刘循那听来的消息一字不差的说了一遍,她激动到嗓子都在颤抖,忍不住手舞足蹈几下,恕她才疏学浅,想象不到二十岁的国公或者郡王会是何等的风采。

  今年春闱,刘循一雪上次榜上无名的耻辱,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杀出一条血路来,以三甲三十二名的成绩完美收官。

  虽是饱受鄙视,无人权的同进士出身的进士,正常情况下只能似恶狗扑食般抢夺一些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的进士们挑选剩下的官职,有时候甚至连个其它道府的小县县令都捞不到,只能做个县丞或者县教谕,但架不住他上面有人啊,他老子是户部左侍郎,相对于没有什么关系的寒门学子们,他无疑有着先天性的绝对优势。

  秉承着“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箴言,做为贾瑜义结金兰,情同手足的至交好友,刘循得到了陈贤的认可和关照,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让他由原先的从七品某县县丞摇身一变,成为了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让一众二甲进士和三甲进士们酸掉了大牙,感慨真是学的好不如生的好。

  在各级官员中,要数翰林最为清贵,大梁素有“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进士们削尖了脑袋都想往翰林院里钻,不惜出卖尊严的讨好上官,但名额有限,除了稳操胜券的三鼎甲和少部分通过朝考,被遴选为庶吉士的进士,绝大多数的进士只得老老实实的听从朝廷安排,外放出去做县官或者到各部、院、司、局、寺观政习学。

  当听说贾瑜胆大妄为,单枪匹马独闯龙潭虎穴后,林黛玉很生气,这也太不把身家性命当回事了,万一中途出现变故,身处在敌军大本营,插翅都难飞,她也自豪,真是勇气可嘉,一般人都不具备这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大无畏精神。

  紫娟有意在薛姨妈面前卖弄,因笑道:“外面的人都说皇帝老爷得知后高兴的不行,说‘不愧是朕看上的人,端的智勇双全,大梁得此能臣,实乃江山社稷之福,天下苍生之福’,姑娘,我书读的少,不像您饱读诗书,不太懂这种事,您说皇帝老爷这次会封二爷为宁国公还是郡王啊。”

  知仆莫若主,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那么久,彼此照顾,亲如姐妹,林黛玉当然晓得她心里的小九九,嗔怪了几句,让她回宁国府和晴雯和媚人她们顽去,紫娟看了一看表情耐人寻味的薛姨妈,得意一笑,扭着丰满的腰肢,鸟鸟婷婷的出去了。

  她刚走没有一盏茶的功夫,吴嬷嬷撩开门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低声道:“小姐,那人要过来了,我们快回家吧!”

  林黛玉点了点头,起身道:“老太太,玉儿先回去了,东府还有点事要处理,明儿早上再来给您请安,陪您说话。”

  贾母拉住她白净净的小手,红着眼眶道:“玉儿,你别急着走,看在往日的情面上,你好歹留下来当面宽慰宝玉几句,他最近心情很不爽利,吵着闹着要出家。”

  她握的很紧,林黛玉又疼又急,一时间挣脱不得,小脸涨的通红,苦苦哀求道:“老太太,请您松开手,这样不合适,玉儿哪天去劝劝他的夫人好不好?”

  薛姨妈脑子一热,笑道:“你这孩子,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就算你如今不和他好了,退一万步讲,宝玉也是你的个其它道府的小县县令都捞不到,只能做个县丞或者县教谕,但架不住他上面有人啊,他老子是户部左侍郎,相对于没有什么关系的寒门学子们,他无疑有着先天性的绝对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