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移风易俗第3/4段
张老丈捻须笑道,“哎,你还真别说,老亲家,这也是我一个亲戚给我看的,她说这件事之后说不准会上《吏目参考》,作为范文刊登呢。说是这分家分得效果很好,人人满意,兄弟姐妹之间,依旧和以往一般融洽,对父母更是加倍殷勤。”
“还有此事?”徐地主不太相信,因他所见的所有朋友,分家后都大不如前,这还更不说平民家庭,分家后被长子、次子双双抛弃的现象。“住房可以扑买,家产呢,难道真的均分?不分男女?”
“正是了,住房分了之后,家产也分去了二十六万,恰是家中卖田的筹子,存银和铺子还在手里,约有七十多万,这七十多万又一分两份,老太爷占了其中的五十万,老太太占了二十五万,约定了两老去世之后,各由遗嘱进行分配,那遗嘱已经在官府上档立了一份,若是要改,还要老人亲自去衙门里改,才能算数呢。”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偷改遗嘱,这点徐地主能理会得,也是咋舌不已,道,“这是把子女当贼来防了!”
又道,“这老太太,必为继室。”
这么多子女也不可能是一个太太生的,想来除了继室之外,或许有生育的姨娘丫鬟也少不了,只是现下各谋生路去了而已,不过既然知道了分配的办法,为何子女们对父母依旧殷勤,也就很了然了——钱还没分完那,便是看在钱的份上,也得好好孝敬着不是?
徐地主先是感慨世风日下,但其后迅速便发觉出这办法的好处来,也不由陷入沉吟,半晌方道,“虽说是算计了些,半点体面都不要了,但……按如今时世来说,倒也确然能派上用场。”
张老丈道,“可不是,他那六个女儿,可不是喜出望外?连几个女婿都对他们感激涕零,听说其中最巴结的,立刻就将一个外孙子改了姓,要讨老爷子的欢心呢——可见如今这世道,什么都是假的,有钱才是真的。”
徐地主不由便自问起来:几十万筹子,他倒是有的,现都存在买活军的钱庄里。但这八处房子他有没有呢?自家儿女虽少,但挣钱的本事,还有分家的魄力却都不如这个老封翁。
因此比起做新农具那样细水长流的生意,心中这天平,便向着做船运贸易生意那边倾倒了过去,因便对张老丈道,“俺们家本钱少,要分给儿女的筹子怕没有那样多,不过这办法也好,不如就先跟着买活军北上做一波买卖,回来也学了这柯老翁,略置房产分了,余下一些浮财也给他们,大头仍在你我手中,如此分家之后,也不愁家里没了和气,照旧是热热闹闹一家人。”
张老丈也连声称是,直说自己也是这样打算,他倒不必为自己女儿一家再争取什么利益——徐地主放弃旧规矩,不再一口气将家产大部分都交给长子,已是他身为二儿媳亲家辉煌的胜利,因又和徐地主谈起生意本钱,乃至于货物种类等等,彼此商议了好半日,徐地主老伴送了茶食进来,这才暂时歇下,就着茶水吃洒了辣椒粉的炸鸡架。
“唉,只想起来也让人嗟叹,自古以来,只有儿女对不起父母,没有父母对不起儿女的,为人父母,将他们养大成人,已是足够,却只因为一个分家,父母子女之间,翻脸成仇,老人反而从此要看子女的脸色,战战兢兢,实在是让旁观者心寒。”
徐地主吃了两口炸鸡架,忽而又叹息起来,看得出来心中仍然对此事耿耿于怀,“那些年逾六旬,弯腰驼背,还要自行谋生的老人家,实在是令人看不过眼,咱们这买活军的衙门,什么都管,如何便不管这些不孝的子孙,真是令人费解!”
凡是老人,便必定是很关注老人的权益,张老丈虽然比徐地主更讲实用主义,调整得更快,在这一点上也是极有同感,两人谈了一阵,张老丈忽地就说道,“亲家,说起来,这买活周报也是接收投稿的,我们这些见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何不就撰写文章,试着往买活周报上投一篇稿子去?”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大家久等了,我一个很想看到的点,基本所有基建都没写,就是民间的风气和传统因为社会的转变而带来的变化,产生的冲突和八卦,每次看文遇到这种我都恨不得反复看好几遍,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和我一样,所以本文里这种内容就还蛮多的
另外,红袖凶猛我昨天看了,挺好看的!逻辑自洽!就是有点短,得养!
另外的另外,上海终于要羞答答的封城了,虽然我觉得还是无卵用……总之,现在我提倡大家都买番茄丁罐头,这个东西在买绿叶菜不方便的时候真的很有用,之前也有说过,我以前都买curio的,但上次买了冠农的感觉也很不错,一罐210g就是一次的用量,炒蛋做汤都可以,还是我们国内的新疆番茄,品质一流,搞个两箱放家里就不太害怕被封锁了没蔬菜。实在不行煮泡面倒一罐也挺好的,给大家诚心安利下!
。感谢在2022-03-2712:04:35~2022-03-2812:04: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甜酒果、扎克斯、茶茶瘦了50斤、玄象家产呢,难道真的均分?不分男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