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高考结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刘新之下,少府令刘定雄、中书监孟得志以及秘书令师启飞三人共同决策,然后将决策的东西汇报给刘新。

  将刘新推到这个位置也是没办法的事,刘贺现在又没有子嗣,关系最近的就是刘新,只能选他。

  至于会不会造成大宋赵家两兄弟那种情况,刘贺暂时没有这种担忧。

  刘新之前一直在安保大队里待着,在刘贺的这些部下中,他的实力并不算强,想要向赵匡义那样搞事,他没那基础。

  高考的几天时间很快过去,刘贺在这个期间没有回定元城,状态这东西可是很重要的,不能轻易的打断。

  考完之后,刘贺没有急着回去新世界。

  这会的高考,并不是考完就什么不用管万事大吉的。

  大家还需要估算自己的分数,好在后面报考学校。

  回到班级的教室,一些同学已经在老师的组织下将之前搬到外面的桌子搬回教室。

  刘贺长期在新世界执掌大权,对使唤人这一套已经得心应手,他下意识的指挥起自己的同学们搬动着桌椅,自己却没有动手。

  也许是刘贺平常的成绩起了作用,也许是他说话的气势起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居然没有人提出异议。

  桌椅一排好,学校的老师们也都将自己整理好的高考试卷答案给拿到了教室。

  这会的高中不是几十年后,老师们可没办法将整理好的答案复印或者打印出来。

  他们只能将答案给僎抄在教室的黑板上。

  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小时,六门课的老师们将自己整理出来的答案撰写在了教室里,并且足足写了前后两块黑板。

  刘贺在对了一遍答案后,觉得自己的分数应该在五百五十分到五百七十分之间。

  这个分数,报考国内前十的大部分学校都没问题。

  没办法,语文以及政治历史这三门课有些答案是有些主观的,有些知识点他答了一些,但没有深入,再加上作文,有所浮动都是正常的。

  在对完答案后,班主任老曾又给每个人都发了两本报考志愿的书籍,上面有华国国内大学历年的分数线、在湘江省的招考人数等。

  刘贺在仔细翻读之后,对比了几所学校的专业,又考虑到自己的特殊情况,最终决定报考花城的山中大学。

  至于鹏城大学,连一本都不是,他现在的分数报考显得有些亏。

  鹏城大学几十年后的实力比不少重点大学还要强,但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现在,国内还是那些老牌名校的天下。

  最最重要的是,山中大学有政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似乎1988年才重新设立,这里情节需要提前一点)。

  将山中大学法律专业作为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其他的几个专业则填写了历史学、管理学等。

  后面的几个学校,刘贺则是填写了华国前二十的几所大学。

  这些学校有个特点,都是在沿海地区,并且都是有法学的。

  报考老本行是为了方便自己,老本行嘛,随便学学也能过。

  若是学了其他专业,那岂不是还得经常苦逼的在学校或者在新世界看书。

  咱可以退学,但不能因为挂科跟不上进度被通告,那太丢重生者的脸。

  上了大学,到时候去选修或者辅修政治学等,没有学业压力,想学就学,它不香么。

 &em内前十的大部分学校都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