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围观吵架第3/3段
杨缱摇头,“各有理据,不好说。”
其实依她看来,这事根本无需讨论。季琅在贬为庶人的那一刻起便已不是天家人,依律法,不进九峰山皇家宗庙无可厚非,除非哪日他起复。可人都死了,哪来的起复?根本就是盖棺定论。
但经杨绪尘解释后她才明白为何会吵贬季琅为庶人的是魏帝,听闻儿子身死而昏迷的也是魏帝,这是何等仰卧起坐的操作啊!
皇帝昏迷,态度不定,谁知他是因为季琅居然也能进皇陵生气,还是为亲儿子都不能进皇陵生气?万一会错了意,谁来担责?杨绪尘与谢卓不傻,两个本就不喜口舌之争的人能吵成这样,若说不是故意的才奇怪。
“季琅庶人之身何以进皇陵?苏怀远语焉不详,难保故意曲解,无非想借机生事罢了。”杨绪尘冷笑,“苏相打得一手好算盘,谢彦之与我却做不得这出头鸟。”
“河阳王时日无多。”杨霖则点到即止。
杨缱恍然大悟。
河阳王,废太子季珪的封号,本该早早赶赴封地,却因苏襄有孕之故,眼下仍举家被囚禁在盛京。自被囚起,季珪便得了“疯病”,不仅日夜醉生梦死、咒骂不休,与妻子苏襄也频发冲突。消息传至承乾宫,惹了魏帝好几次申斥,已是对这个儿子不喜至极,想来再这么下去,连“河阳王”这一封号都会不保。
太医去瞧过几次,均表示无药可医。
但就杨霖看,时日无多是真,是不是因为疯病,却是存疑。想让季珪死的人太多,首当其冲的定然是季珏,其次便是看不得季珪好的季琤,季景西也有可能,说不定还有季琅活着时的手笔。
季珪被废之后,苏怀远倒向季珏,如今恨不得跟旧主割裂得干干净净,女儿苏襄及其腹中之子更是已被放弃。可偏偏季珪还保留着河阳王封号,他一日不死,谢皇后一日不会死心,谢卓能坐上集贤阁内侍郎之位,不就正是其妄图东山再起的表现?没有季珪,还有季珪的儿子,谢卓有为相之能,只要有他在,季珪一系难保起复。
而杨绪尘不用说,杨家全员都是苏怀远的政敌,杨家背后的季景西更是季珏的对手,若能借季琅之死将这两人打压下去,哪怕只拉一人下马,对季珏与苏怀远来说都是好事。
所以在得知季琅身死,苏怀远简直想拍案叫好死的好啊!
“所以你们俩果然在做戏。”杨缱道。
“然也。”杨绪尘笑眯眯地颔首。
果然,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但凡统一战线,仇怨都能暂且放下两个聪明人,恐怕都没商量,一个递,一个接,无声之间就促成默契。
杨缱心中复杂,“总要吵出个结果的吧,此非长久之计。”
杨绪尘叹,“话虽如此,难啊。”
“两个人吵不出结果,那就多几个人呗。”季景西吃完了面前的甜羹,终于能开口说话了,“臭皮匠不嫌多,我看最近那些只会骂朝廷的文人墨客们就很喜欢指点江山,给他们找点事做。”
两人俱是一愣。
这说的好像也在理?
前有季珪被废,后有季琅被贬,几桩大案皆指向朝中腐败的风气,以至士人阶层近来天天痛骂官员无德,各地讽刺文章多得飞起,长此以往,着实有损朝廷威信。偏偏本朝重文,对百家之言只要不太过分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一时间只能被动挨骂。
想想几年前的毓秀台论礼,那可是举国盛事,既是本朝底蕴深厚、百花齐放的有力之证,也是君主英明、朝廷清正的表现。不到不得已,谁没事跟文儒对着干?青史留名也不是这么个留法,当年参与论礼的杨缱眼下还在国子监呢。
“那就,论礼?”杨缱眨眨眼。
杨绪尘也眨眨眼。
“我吃好了。”一片安静中,杨霖放下碗,在三人茫然的注视下,将视线定在杨缱身上,“阿离回去后,就此事写篇文章交来。”
杨缱:“啊?”
季景西:我吃东西就不能说话,你们仨倒是聊挺好。
论礼下章一发完,主要是为了拉开最后舞台。
季珏:到我了。
谢皇后:也到我了。
皇帝:是不是也到我了?
冯琛:我倒是很难受。
谢卓:谁比谁好了?
杨缱:其实是到我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