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朝堂议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康睿看着唐渊,嘴角的冷笑越发地重了些。

  “是呀,我卫朝大患,不可不诛杀。”

  御史大夫听得皇帝的话,将额头已是红肿的脑袋抬了起来。但立即发觉,皇帝望向他的眼神有些狠毒,陡然间不由地全身一寒。

  “但是你可知道,贩卖之物、所得钱银,有没有进入他们的私囊?”康睿的声音高了些,更加厉了些。

  “我来告诉你,没有,一两都没有。云州这些年整军、务农、通商哪一样不需要银钱,朝廷没有,他们要自己来想办法。数万的精骑,你知道一年需要多少银两吗?你自己问问户部,云州有没有跟朝廷要过一分钱。并州扣押私贩之物,哼,真以为朕是瞎子,是聋子。五千军甲器械,是想扣就扣的吗?是非不明,你便是如此为官的吗?”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说完,康睿将目光又望向了御案上奏折。片刻后,缓了缓声音道:“身为御史,有谏官之职。但何为公?何为私?我想你应该是清楚地。有些事情你清楚,朕也知晓,以私怨为公名,这不应是一个臣子所为。朕不愿提,也不愿想。你也应如此,多以国事为重吧。”

  康睿言毕便收了目光,不再望向唐渊。

  一旁坐于椅上的云骧将军郑习凛,正身抬头道:“陛下,北境这些年实属不易,静王和小徐将军能将北境治理如此,并有了一战之力更是功大于过。

  北狄既有南侵之迹,我军也应早做应对。然我朝征伐多年,国力尚弱。武威军又征战多年,未有喘息。虽可一战,但无必胜把握。

  陛下,不如这般。若战起,北境固守都谷、平阳一线,武威于右平策应。定能阻敌南下,再遣派使臣施以恩惠,假意和谈。待过数年,我朝国力强盛,定能一举平定北狄。”

  听了这番话,康睿将敲击奏本的手抬了起来,本想指向郑习凛,但却就势捋了捋唇角的胡须。

  他清楚这个云骧将军甚至包括武威军背后的荥阳氏族。当年国难之时,他选择了这些氏族势力,他们也选择了自己。便是这郑家,助朝廷平内乱,稳边境。但如今也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权势遍布文臣武将。这掣肘之态着实让自己难堪,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担心。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真正做到,又何其难呀!

  康睿忽然想起了父皇驾崩前,曾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面容上似乎有种解脱喜悦地神情。那时他很不理解,现在倒是有些明了。

  卫朝到现今,早已不复先祖立国时的荣光。多年的平叛征战消耗,加之各种氏族势力林立,使这个朝廷就如在惊涛骇浪中飘摇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倾覆地危险。

  父皇当年更甚于现在,苦于支撑,才会觉得撒手而去方是解脱。

  他纵容徐清砚,纵容云州军,固然是北境之险危及整个卫朝。但自己也清楚地知道那数万精锐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况且还不包括随时可征调的辅军,那是他的支撑,也是帝国的基石。

  徐家并非权贵氏族,康睿依稀记得,徐清砚一身麻衣重孝,跪在地上说的话“陛下,徐家该我来为陛下,为我大卫朝守云州,守北境了。”

  平淡的话语,就这样出自一个仅仅十七岁少年的口中,但又是何等地豪气,何等地壮烈。

  “父皇,儿臣觉得云骧将军所言不妥。”皇太子康世宸出列向前趋身跪拜。

  太子的话拉回了皇帝康睿的心神。他双目微敛,嘴角不易察觉地露出一丝微笑,点了点头,示意继续说下去。

  “父皇,虎狼之心既起,便绝非恩惠能平。况且,儿臣觉得真如徐将军和静王所奏,北狄可能分兵两处,儿臣想,除了进攻平阳,北狄左路必定会攻取临梓。

  临梓城和平阳城遥遥相对,若是其中有一城沦陷,便可入城突进,攻另一城使之腹背受敌。若是两城皆失,北狄就可兵合一处。

  两城之后便是平原,对于北狄重骑兵来说,我们应算是无险可守了,只需几日便可抵达潼沵。而那里正是天水水流最平坦,岸滩最狭窄之处。由此渡河不消六日即可到洛邑。”

  此话一出,顿时朝堂上哗然一片,每个人的脸上都地上说的话“陛下,徐家该我来为陛下,为我大卫朝守云州,守北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