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精灵到来(1/2)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荨昆突然觉得,自己既然回到了这个年代,那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考古”优势。

  自己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粮有粮,这些本来就让他牙根痒痒的文明,自然是要去查看一番。

  但是现在,交通速度的问题让李荨昆不得不把心中这种绕着海岸线去西方埃及的心情。

  目前,首当其冲的还是北上幽州边关,把东部打通了,至于之后是怎么发展,李荨昆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想法。

  一路往西打过去,能赢是一回事,但是伤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抵御异族入侵不是李荨昆一个人的义务,是整个华夏族群每一个人的义务。

  “北上!”

  这一次,李荨昆的亲卫队从三千骑兵变成了五百红衫军。

  李荨昆去陪了李泰宇一天后,便离开了丹阳,一路北上,目的地直指边关。

  李荨昆的这支队伍,是非常耀眼的,路过的城池,那些年轻人的眼睛都要闪瞎了。

  难道改战甲了?而且看着貌似很轻,主要是很帅!老子要参军!

  啪!

  “参军?参什么军?先给我把媳妇娶回来,然后再参军!”

  这套鲜艳浮夸的红色军服似乎是活脱脱的一只大龙虾。

  可能有人会很好奇,李荨昆沙雕嘛选这样让人一眼就能看到的服装?日不落帝国行军打仗穿的时候,都是穿着这种明摆着向敌人喊“向我开炮”的军服吗?而且似乎欧洲国家传统的军服颜色都比较华丽鲜艳?打仗时似乎隐蔽性全无,完全一活靶子排队枪毙?

  咳咳,虽然李荨昆有一些耍帅的想法,但这都是次要的!

  首先,军装漂亮,可以勾引年轻人的参军热情。在战场上提振军队士气。

  第二,在战场上醒目,在这个没有无线电的年代可以方便指挥官看清自己的部队位置并加以有效指挥。

  其实,军服强调伪装也就是20世纪才开始的事儿,即使是古代,主力部队的铠甲一样是尽可能的鲜艳醒目。

  而且华夏古代军队军服的鲜艳丝毫不让欧洲国家,比如受华夏文明文化输出严重的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和棒槌,他们花里胡哨的装备也侧面印证了华夏古代军队显眼的武装。

  当然,在古代因为染色技术不到位,衣服洗两次就掉色变白了。

  至于电视剧里那副破破烂烂的样子,只是剧组大多数都比较穷而已……或者说是钱都用在请人上了。

  近代清军正规军军装也同样是尽可能的鲜艳,和同期欧洲军队军装的差别在于少了两排亮闪闪的纽扣,毛料也差且容易掉色。

  洋枪队等雇佣兵很喜欢欧式军装,证明这种差别不是东西方审美差异所致。

  至于会不会成为活靶子?

  当然会啦!

  但在前装枪时代,对线列步兵来说,隐蔽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既然已经排成线列作战,那么一大群人,一开枪火光四射附赠大团醒目的白色烟雾,你就是穿成数码迷彩也莫得用。

  而欧洲近代的一些散兵部队一样会穿较为隐蔽的军装。

  例如李荨昆选的英军狙击兵部队,也就是精英轻步兵,“绿夹克”!

  因为线膛枪在交火时几乎没有复装的可能,要的就是隐蔽好,然后打一枪就跑,真特喵刺激!

  顺便辟个谣,很多人以为线列步兵很笨拙,这只是影视剧的误导。

  其实线列步兵的机动性相比古代部队已经大大提高了,因为线列步兵可以按照鼓点齐步行军,而古代的步兵方阵每行进几步都要停下来整队,不然就走乱了。

  这也是为什么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经常可以突袭清军侧翼,而清军只能被动挨打的原因。

  而且线列步兵的密集度相比于方阵已经大大降低了,一发炮弹下去,线列兵死三四个,可要是打到方阵上那可就是一大串,二十几个人当场去世。

 &emspemsp; 而欧洲近代的一些散兵部队一样会穿较为隐蔽的军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