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粪土重于万户侯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啊,三郎,这我不能收。”

  “我赏你的,快去办事。”

  柱子连忙谢过,这回走起路来都带风。

  张超很悠闲的往青龙寺走,他也不着急,反正十三娘也不可能马上就过去。

  没有带上栓子,也没有骑马,张超就一个人,穿着一身绿袍,慢悠悠的漫步在街上。

  其实也没有什么街景可观,这条街道不是长安的主干道,因此道路也没有铺砖石,还是泥土路。

  冬天雨雪过后,便泥泞了。

  路不好走,街边更没风景。挺宽的街道两边,没有人开店也没有人摆摊,只有隔一段路一个的武候亭。这些武侯亭类似于后世的治安亭,里面的武侯就相当于治安协警了。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他们都负责防守巡逻各自的防区地段。若是发生了火灾,他们还会充当消防队员。

  现在白天的时候,这些武侯们也都靠在墙跟下晒着太阳。

  高大的坊墙,把街道弄的像是一条夹沟。

  坊墙把街道隔离了,使街道变的冷清。

  但有了坊墙,也让街道变的干净了些,没有随地乱扔乱倒的垃圾,只是也没有了公厕。

  张超突然有些内急,可目光寻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一个公厕。他想起来,长安街道上公厕很少,几条主干道上还好一些,如这条比较偏的街,就更少了。

  往前走了一段路,正是一道临街的坊门。

  如同城门般的坊门还有士兵把守着,他们比小区保安可要认真的多,就算张超穿着官服,可想要进坊借个厕所,也依然费了不少的口舌。

  也许是在那几个士兵的眼里,张超这个六品官员,应当带着随从才对,自己一人在街上步行瞎逛,才有些奇怪。

  这里又不是东市西市,有什么好逛的呢。

  进入里坊,坊里的房屋规划的倒是很整齐。一个个的院子,有些类似四合院。坊内也有笔直的街道,张超敲响最近的的一户人家院门。

  一个老头子打开门,目光中带着些警惕。

  “遇内急,想要借老人家茅厕一用。”

  老头打量了张超几眼,最后可能还是比较相信他身上的深绿官袍。

  老汉家也是个小院,几间夯土的房屋,家里比较简陋。院里没有水井,但有个靠墙角的茅厕。

  张超推门进去,立即被那股味道给差点冲晕了,他已经好久没用过如此原生态的茅厕了。用几根木头搭了一个棚,边上围着些柴薪,然后上面盖着茅草,里面很小的空间挖了一个坑。

  就这样简易。

  张超强忍着好不容易上完,赶紧逃一样的出来了。

  “老丈,你家这茅坑都满了,污水四溢,怎么也不清理下啊。”

  老头子坐在院里太阳下编着柳条筐,闻言头也没抬。

  “我儿子去终南山里给人烧炭去了,不在家,没人弄哩。”

  张超有些奇怪,粪便可是极好的肥料啊,他记得使用粪肥应当是早已经使用了的事情啊。怎么现在长安城里百姓家的粪便却没人要?张家沟的百姓都知道积粪。甚至有空时,还会背着筐子去捡牛羊拉在外面的粪,一点都不会放过。

  “是有人来收粪,但他们收要钱的。”

  不对吧,不应当是那些来收粪的给钱给住户吗?他记得到了明清的时候,各个城市里都有粪场,有专门的收粪人,甚至还划分地盘,谁敢越界,就会争斗的。

  好像他记得曾在史书上读过,唐朝时有两个富翁比较独特,一个富翁是专门在长安城里搞废品回收的,后来成为巨富,另一个更传奇,那个就是专门收粪然后卖给郊区百姓的。

  张超觉得这件事情挺有意思的,也不急着走了,打了勺水洗了手,然后就蹲在老汉旁边,看着他编柳筐,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聊天。

  老汉虽家住长安,京师百姓,但家境也一般。老汉腿脚u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