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总有刁民想害本王!第3/4段
就如同古罗马诗人兼哲学家贺拉斯说的那样,作家的任务是说出对生命既有用又有趣的事情。
在这本《随遇随喜里面,刘墉延续了一贯的讲故事风格,借着小沙弥和老师父这一对师徒之间的小故事,说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文字浅显,让人一看就懂,有时还能让人会心一笑。书中每一篇小故事都搭配了刘墉自己亲自画的水墨画,笔触细腻柔和,色调明朗。仅仅从视觉上,也给人一种治愈的感觉。
小沙弥看到秋天禅院里的红叶飞舞,就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说:“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禅院里的一棵大树倒了,小沙弥和众师兄弟扶不动,师父说把树枝锯掉。
小沙弥表示不解,为什么大树已经这么可怜了,还要伤害它,锯掉它的树枝呢?
师父说:“树大招风,先自损,才能不受损”。
吴楚之不是因为孔子骞而烦躁,而是因为斯文森。
上午斯文森那番关于‘人上人’的话盘旋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和吴楚之的人生观相差甚远。
就像上面那个故事一样,充满了东方的哲学,这是斯文森理解不到的。
斯文森他们只会让大树越长越大。
撑不住,不会舍,而是施肥。
扶不动,不会放下,而是想办法加固。
短期看,树会越来越茁壮,直拔云霄,但最终还是会被越来越强的大风、雷击给毁灭掉。
而且,吴楚之还从斯文森的话里面嗅到了谎言的味道。
有着曹贼的好色与睡眠,吴王自然也有曹贼的多疑。
加入研究生会,实在是太无必要了。
东西方在这上面有着巨大的鸿沟,从本质上与东方完全不同。
一个强调的是管理,一个强调的是维护同学利益。
没有任何跪舔的意思,而是西方的学生会,完全就是兄弟会。
平行时空里的那个吴楚之,第一世就坚决不招学生干部作为研究生。
斯文森现在可以说是学贯中西,不可能不知道里面的区别。
诱导自己进入研究生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手里把玩着奇楠手串,一颗颗婆娑着那木质的珠子,心里始终平静不下来的他,索性合上了书。
他在脑海里反复的思考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
从拆迁房到神舟付,再到斯文森为他画的股票、期货、外汇的饼,吴楚之忽地发现,这些事情彷佛都是斯文森在推着他走。
而且,让他最疑惑的是,无论是拆迁房还是神舟付,貌似对于他想要博得的地位,没有任何的帮助。
除了证明自己是个暴发户外,没有其他的意义。
能让萧玥珈那种豪门低头的,只是暴发户的钱就够了吗?
这种浮财,哪怕再多也不可能被他们看在眼里。
斯文森那番政商关系的话倒是点醒了他。
自己对于萧家的买点在哪?
恐怕只能是政商的结合。
萧玥珈说过,她家的大量远方叔伯们遍布于在大江南北各个地区的衙门里。
对于他们而言,自己最好的价值便是给他们带来的政绩。
这不是浮财可以解决的问题。
唯有产业。
只有产业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
让老百姓的腰包鼓鼓地,这才是衙门中人的业绩。
浮财只能做慈善,而且只能解决短期的问题。
没听说过撒币可以让经济增长的。
吴楚之疑惑了,斯文森鼓动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他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睡不着的吴楚之在床上坐了起来,目光在一边的书架上打量着。
世纪初老式的床上书架其实就是一块长条形的厚木板,架在床头与床尾之间,价格不贵,卖价不过20元,很是实惠。
其实这种书架很是方便,也很牢固,把书堆满一整面墙都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