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堂兄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是,陈平你要想好,只是读书识字,那的确不是难事。如果想要继续上进一层,可就不是找个夫子这般简单。”陈父还未高兴半晌,陈元良的话又令其心下忐忑起来,“有名气的夫子束脩费用可不低,至少是十匹绢,还得添上些文钱。”

  陈父吃了一惊,十匹绢,这可不低,一匹绢能做身袍子还有余量,自个家中如此天气还是穿着单衣,舍不得买绢做夹衣。十匹,这个量也太大了。

  别说是十匹绢,就算是十匹布,陈父也出不起。还得填文钱,那肯定也不是个小数目。

  读书还真是费钱。

  “当然,也不是所有夫子都会收这般高的束脩,甚至还有夫子不收束脩的。”陈元良拨开蟹壳,蘸了点醋,赞了声,他其实是不赞成堂弟进学的,县中同学,凭自身学习入官的,一个没有,可知这一途的艰难,“可是,拜在这样的夫子门下,一般不会有多少的名气,且对经籍的了解也不会更深,自然也谈不上为官。”

  在县府帮闲,让陈元良知道一些内情。有人读了半辈子的书,最终只是不入流的小吏,有人却在弱冠之年就做了一县之长,难不成真的是学识有差?

  或许有,但绝不会是主要原因,说到底,门荫才是主因。

  这些都是经验之谈,有的是陈元良自己观察到的,更多的是在县中担任近二十年小吏还不得升迁的外公所告知。

  陈平自也明白,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进学,要说识字,这时代的楷书也能勉强识得,这也就够了。陈父想让陈平进学,是抱着他能做官的念头,如若无望,还不如在家帮着侍弄田地。

  “哪有你这般劝人不上进的?”杨氏瞧见自家二叔脸色暗淡下来,责备陈元良道,“你以为所有人都同你一般,不知进取。”

  “娘说的是,这个还得看陈平的意思。”陈元良点头应是,自己母亲的脾气他是清楚的。

  “看他?他巴不得不进学。”陈孝义将陈平在家说的话拿出来讲了一遍。

  “哦?堂弟对官文诏令居然也如此了解?”这让陈元良有些奇怪,白土村谈不上偏僻,可要知道朝廷布的诏令也不是那般容易,况且自己堂弟才十一。

  陈平笑笑不语,自己同父亲说没用,没想这一顿饭的功夫,倒是让阿爷打消了念头。

  真是太好了。

  这得多亏了这位堂哥,陈平心情大好,正好是夹了块烤羊肉,很是顺当的送到了陈元良的碗中:“来,元良哥,你在县衙工作辛苦,多吃些肉补一补,不要客气。”

  陈元良无语,这是在自己家吧?

  一顿饭,一些不快的情绪,随着这个插曲很快就消散,总的来说,这顿饭吃的还算是满意。

  饭毕,陈元良拉着陈平兄弟俩去县市逛,陈孝忠与陈孝义兄弟俩在堂屋里继续坐着,偶尔的低声叹上两句,也不知在聊些什么。

  杨氏吩咐陈妈清理出来一间厢房,备了洗漱用具,自个回了东间。

  此时也才午时,天有些阴,秋风徐徐的吹着,陈平堂兄弟三人顺着街曲闲逛。

  “元良哥,这市应是不收税的吧?”商业繁茂,陈平觉得在这里开一间店铺很不错,哪怕是一家饭馆,只要将炒菜的技艺展现出来就很能赚些钱。

  不过这的铺面想来也不会便宜,只是租的话,并不保险。这时代可没有知识产权什么的,炒菜这技艺更不会被保护起来,别炒菜刚兴起,就被人敢了出来,为他人做嫁衣这事陈平并不愿意。

  “恩,先帝体恤百姓,免了工商之税。”陈元良答道,这个表弟还真不一般,陈安关心的是吃食,陈平关注的却是这些事,“**县比不上那望县、上县,可市内各行各当也不缺,想要置买些用具很是便利。”

  “可惜了,这般繁盛的商业,如若是征收税收,能为国家带来多少的收入。”陈平感叹道。

  从工商之中多征收一分的税收,在农民身上就能少取一分,只要不过分相逼,就能为国家带来大量的税收,再拿这些税收雇佣劳工,这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算得上是借富于贫,比单纯的免费徭役要强上太多。

  杨家说的话拿出来讲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