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瓦解张士诚的怨念第3/3段
想着此处张士诚也是释然了许多,面对朱元璋时心中也没有了那多股的不服气,自己终究也就只是一个花花公子而已,能够聚拢团结一些部下还行,但是要是统御一国文武、统御十几二十万的兵士那就是万万不能的。这不光光是才能气魄的问题,自己的行为习惯也是占了大部分的因素。
朱元璋把着他随身携带的秘密地图在张士诚的面前徐徐展开,所为的不过就是让他死心而已。所发出的讯息也莫不是:自己已经把着江南各处形势都给探查清楚了,甚至有些地方的情况比你都还要清楚,我们两人之间对待军国大事的态度想比的已经很明显了。复辟的事情你还是不要想了,以后就安安分分的做一个富家翁吧。
坐在地图边侧,抬眼看时见着张士诚一脸灰败之色但是很快便是恢复如初了,朱元璋知道他是明白自己发出去的讯息了,为了两人的面子也就不再去点明出来。
脸上略带着笑意,朱元璋用着他那糙厚的手指指向地图东北方一角说:“这些兵士都是我汉人组成,要是白白损耗在江南等地岂不可惜?以本王看来,把着这些前朝兵士都给送迎到这些目无尊上的番王小国去开疆拓土才是正理,汉人总比那些异族人要可靠的多,所以说本王是绝对不会无端杀害这些兵卒的,甚至江南等地牢狱之中犯了死罪的囚犯也是能够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与其白费二十多年的粮食无端死在那刑场之上,为何就是不能做个热血男儿在异族战场上浴血拼杀……”
张士诚眼见着朱元璋兴奋地满脸通红的指着地图上的朝鲜和扶桑唾沫横飞的演讲着,虽然他也认为这里是安置这些江南士卒的好去处,但是一想着元初时那百万蒙古大军远征扶桑时惨烈的场景,他就是不寒而栗。毕竟是做过江南多年的诸侯,这些兵士也是为着自己无怨无悔的冲杀过,要是白白让着他们去异国送死,张士诚在良心上也是过不去的。
眼瞧着朱元璋的脸色,乘着他说累了准备四处找水喝时,为了那些兵士安全的张士诚针对异国征战的弊端开口说:“吴王!这异国征战好是好,开疆拓土对于整个汉族来说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只是这死伤却是未免有些大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方才说得也有些口干,一见张士诚小心翼翼的辩解,朱元璋先叫了一旁亲卫拿水过来才是哈哈大笑道:“士诚你就放心吧,江南士卒也都是汉人,本王又怎会无顾让他们去送死,在这异族战场上最多占据一两个港口之后就是再威慑那些异族兵士就好了,而且这前头征战也都是我吴国吴卒先去,之后镇守的事情才是让这些江南的兵士去的……。
恩…这样吧,就让这些百姓自己选择,本王给他们两个选择,一处便是要这些青壮兵士去修缮这江南等地的道路,不过不是白干,本王或多或少的也是会给他们一些工钱的,在工地上饭食管饱,这方面他们不用担心;至于这另一处便是异国征战了,到了异国也是可以劫掠的,但必须要有一个度,官长管制时他们也都必须要令行禁止,不然兵法也会绝不会留情,至于抢夺来的东西自然是归他们,饷银也会另外拨付。”
朱元璋把着事情剖析的非常清楚,并且已经最大限度的给了那些百姓们一些选择,张士诚是知道这已经是他吴王退出的最大一步了,要是再有所求未免也有些不识抬举了。
想罢,张士诚一甩前襟潇洒飘逸地站起身来对着朱元璋鞠了一礼,道:“士诚便是为那些穷苦百姓谢过吴王了,这已经有了两个选择,江南的百姓们想必也不会有何怨言,既如此,明日张某便是出牢去劝说一番。”
得了确切回复朱元璋也是满脸笑意,连忙把着张士诚给搀扶了起来,对于这异国出兵和对江南各路修缮的事情展开了探讨。其实在于之前朱元璋心中也就是想把这些兵士赶到海外异国去,等着在吴军军营之中被“教育”得差不多了才是把他们送往到江南来,这样一来不但是能够消除这些隐患还是能够四处散播这吴军的好处,把着这吴国治民的理念四处传播出去,毕竟相比自己来说,还是让着这些江南人劝解江南人更有说服力一些。
但就在展开军事地图时见着整个江南这么大的区域,要是没有一条好路不管是行军还是那些百姓通行都会带来巨大的麻烦,要想富先修路这就是朱元璋从着后世带来秉行的理念,他也是一直在施行下去,只要一有机会肯定是要先去修路的。而这些闲散的士卒恰好也是一些劳动力,至于修路的钱财么,这些江南世家舒服了百余年,身为江南士绅为着整个江南做一些公益事业那还不是应该的么,不然那还是要把那些金银都给带进棺材里去?
秉着这个理念,朱元璋很是自然的把着这个巨大的麻烦抛给了那些江南世家,要是他们不同意,自己这把屠刀在宰杀了方国珍之后也确实是会怕它再生锈了,正好用着他们来祭刀。
想着想着,朱元璋自己也是忍不住的发笑了,见着张士诚满脸的疑惑,元璋笑意更甚的道:“要是士诚想要劝解士信与李伯升投降,那正好再施一项反奸之计……”
随着张士诚原本有些紧锁的眉头越解越开,在这监牢之内两人的笑语也就没有间断过,一项关于浙西的密谋之计也在这不经意的谈笑之间渐渐形成,在不断探讨之中再是慢慢完善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