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喜报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棣:“……”

  朱棣的心头突然感到有点堵,最后叹了口气,无力地坐在了椅上,郁郁地道:“这要死多少人啊。”

  解缙道:“当然,朝廷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臣以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朱棣便道:“你说罢。”

  解缙想了想道:“不如大赦天下。”

  朱棣听罢,勃然大怒。

  这一句话,让朱棣愤怒之处不是大赦天下四个字这样简单。

  释放一些囚犯,其实也不算什么。

  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大赦天下的本质在于,皇帝惹怒了上天,因而上天降下了灾祸,来惩罚皇帝。

  这涉及到的,乃是汉朝时最流行的天人感应学说。

  此时解缙说了大赦天下,可在朱棣的耳朵里听来,却是他朱棣做了许多失德的事,触怒了上天,所以才需通过大赦来缓解上天的愤怒。

  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朕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得位也很正,上天应该是喜欢朕的。

  见朱棣露出不悦之色,解缙便忙道:“陛下息怒,臣没有其他意思,只是……”

  朱棣沉默了很久。

  见朱棣一直抿着嘴不吭声,解缙有些担心起来。

  最近他的情况很不好。

  他能感觉到太子和他疏远了。

  当然,平日里确实是很亲近,可因为失去了汉王这个假想敌,他若是再在太子的面前说汉王的一些坏话,就显得很不合适了。

  太子地位稳固了,可反而使他对太子的影响下降了。

  这就导致,太子将来做了天子,那也是因为他克继大统,这大位是从祖宗那儿承袭而来。

  而不是靠解缙为首的这些人,为太子据理力争,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所获得。

  解缙不禁有些气馁,总觉得近来诸事不顺,像是犯了小人。

  就在此时,朱棣却突然道:“那就大赦吧。”

  “陛下。”几个文渊阁大学士纷纷吃惊地看向朱棣。

  显然,大多数人对于朱棣最终同意选择这样做,还是感到有些意外的。

  朱棣叹了口气道:“若是这样有用,就不妨去试一试吧,或许……当真有用呢?”

  解缙道:“陛下圣明。”

  朱棣此时的心情显然更郁郁了,叹道:“关于救治的事,还是要想办法征募医户,能征募多少是多少,就算不能救治……至少可以安稳人心。”

  解缙点头:“陛下,文渊阁待会儿就拟旨。”

  朱棣道:“解卿家说的,也不无道理,如今到了这个时候,还是知天命尽人事吧。”

  解缙则安慰道:“是啊,这个时候,只能稳住人心了,人心稳住了,大疫总会过去的。”

  朱棣带着几分希翼道:“难道这大疫真的没有办法吗?”

  解缙道:“陛下,历朝历代都没有办法。”

  朱棣沉默了片刻:“治国平天下,何其难也。”

  解缙道:“所以圣人才说,治天下最紧要的乃是教化百姓,只有百姓得到了教化,只要伦理纲常能深入人心,那么……上天无论降下祸福,百姓们都能安分守己。”

  “就说现在南京城里,不少人便因大疫而人心惶惶,以至流言四起,京城内外不安,臣以为这是教化不兴的缘故。”

  朱棣没说什么,此时也没什么心思继续去听这些说教。

  若在往日,只怕早就跳起来骂娘了。

  可朱棣这一次居然心灰意冷的样子。

  倒是让解缙心里颇为愉快,朱棣这个人……过于注重军功,而对文治没什么兴趣。

  今日好不容易逮着了机会,总算可以说教一通,好让陛下知道,这治天下的根本,可不是靠马上得来的。

  还是许多的士大夫,还有地方的乡绅,通过儒家的礼教和乡约乡规来使百姓们顺从,只有如此,那么这天下也就可以大兴,区区灾祸,终究是会过去的。

  朱棣却只觉得这些话,他懒得反驳,不过是厌烦而已。

  他甚至此刻,恨不得回北平去,自己带着军马去横扫大漠,将这天下的事,都丢给太子。

  尤其是解缙这些人……

  只是解缙的话,虽然讨厌,可朱棣却知道,这乃是绝大多数百官的想法。

  无论朝廷发生什么事,能不能解决,都先要来一套所谓文治的说教。

  好像离开了这些,天下就要大乱似的。

  于是心烦意燥的朱棣,直接站了起来,正待要拂袖而去。

  却在这个时候,有宦官匆匆进来道:“陛下,陛下,松江府华亭县有急奏,有急奏!”

  朱棣听罢,脸色顿时就更阴沉几分了,眼下几乎松江、苏州、常州等地,只要涉及到大疫的奏报,内廷都可畅通无阻,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第一时间奏报。

  正因如此,这宦官才不管不顾的进来。

  朱棣第一个反应,就是华亭肯定又出了什么事。

  只是眼下,整个松江府都是生灵涂炭,华亭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