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仇得报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即便是崇祯二年那样的局势,唐王朱聿键都能在短时间募兵数千,更别提其他老牌藩王了。

  只要藩王有决心,有能力、有银子,有粮,就能在极短时间拉起一支人马。

  杨涟的担心不是无端放失的,而对于他的担心,朱由检却心知肚明:“杨给事中先坐下。”

  朱由检知道、在其他文臣那里装可以,但在杨涟这里不行。

  这小老头不说把自己摸透了,但也摸了三分熟,自己想要演戏就要做好被揭穿的准备。

  所以对于李康妃的死,他表现得很平澹。

  在杨涟入座后,朱由检示意人上茶,随后才开口道:

  “李康妃娘娘的薨逝,对朝廷和内外廷都不是好事。”

  “我明日前往京城,但是皇兄也下了口谕,叫在庆陵附近修建李康妃娘娘的陵寝,工部出银二十万。”

  “这次回京,我估计是半个月回不来了,因此想请杨给事中在负责督造皇陵的同时,先从御马监拿银子把康妃娘娘的陵寝弄起来。”

  “这……”听到这话,杨涟噎住了。

  他是想叫朱由检在这里主持大局,自己前往京城一探究竟的。

  但是眼下朱由检的话叫他难以反驳,因为他刚才还和朱由检聊了北直隶裁撤卫所的事情。

  他总不能才过去几刻钟就打自己的脸吧?

  无奈、他只能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作辑道:“老夫义不容辞。”

  “可把你个老小子稳住了……”见杨涟会留在昌平,朱由检就不怕了。

  历史上李康妃差点被烧死,就是杨涟这小老头第一个上疏的询问缘由的。

  他要是回了京城,局面肯定能稳定,但是保不齐就能把线索引到朱由检自己身上。

  这个可能很低,不到千分之一,但即便只有千分之一,朱由检也不会让这种可能性有出现的机会。

  “明日石柱的秦良玉夫人会领三千白杆兵前来,我与她们的路线不同,恐怕难以遇上。”

  “若是杨给事中有时间,可以帮我接待一下老夫人,毕竟马宣抚使的死,也是因为皇祖父派出的内宦矿监导致的。”

  说到这里、朱由检也是暗骂自己那个曾祖父。

  万历收矿税的手段粗鄙,叫人难以心平气和。

  那些派出收税的太监,大多在收矿税时盘剥百姓和地方官员,而秦良玉的丈夫,一个参加了平播州之役的骁勇将军,硬是被万历派出去石柱收矿税的内监邱乘云诬陷、而病死狱中的。

  大明有好也有坏,其中最坏的一点不是皇帝不理政,而是忠臣良将总会隔几十年被害。

  朱元章对文武的屠戮,大多都是因为贪官污吏和为了天下太平,为了子孙位置。

  但朱祁镇、朱翊钧这两人、一个杀于谦,一个放任党争将戚继光、戚家军、李成梁等人诬陷,非死即伤。

  马千乘一家可以说是为大明尽忠的典范,结果被一个邱乘云这个太监勒索一万两银子拿不出,就被诬陷致死。

  相比较之下,即便马千乘被污蔑致死,而且秦良玉有造反的实力,但秦良玉一家,却在之后陆续为明朝战死十数人,满门尽忠。

  因此对于朱由检来说、到目前他都觉得对不住的,便是秦良玉和戚金。

  除了他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因为矿监和党争而死的人,朱由检算不过来,他只能照顾到自己能照顾到的人。

  所以请杨涟接待秦良玉,是他在礼遇上能做到的一件事。

  至于杨涟,虽然他对武将没有好感,但也没有恶感。

  朱由检的话一说出来之后,他便作辑道:

  “殿下所请,老夫不敢推辞。”

  “那便多谢老大人了。”朱由检也用上了尊称,而杨涟见没有了事情,起身就准备走。

  不过在转身要走的时候,他又折返了回来。

  朱由检还以为他要说些什么,却不想他转身端起那杯被小太监们泡出来的贡茶就尴尬笑道:

  “这贡茶、便是老夫一年也喝不上几次,便带走了……”

  “……”这一秒、朱由检有些绷不住了,只能强憋着笑意摆手道:

  “老大人尽管拿去,我之后再叫人送一斤贡茶给您。”

  “那老夫便告退了……”可能是察觉自己的做法也有些不妥,杨涟顶着个大红脸,端着那杯茶快步走出了御马监。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