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私盐暴利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这厮……”

  “万岁、皇后殿下前来请安。”

  正当朱由校想上手和自家弟弟比划比划的时候,门口的魏忠贤却是一声唱礼。

  朱由校蹲了下来,连忙转头道:“宣!”

  “是……”闻言,魏忠贤便走到了乾清宫门口,看着面前俏丽的佳人,即便已经不是男人,却还是想多看两眼。

  他传了皇后进殿,而这时一位头戴龙凤珠翠冠、穿红色大袖衣,衣上加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首服特髻上加龙凤饰,衣绣有织金龙凤纹,加绣饰的少女便走了进来。

  “万岁圣躬安……”

  “嗯、宝珠你有事吗?”

  朱由校见到对方的时候,只是微微颌首,随后询问有没有事,而朱由检看了一眼自己的嫂子,不得不在心底夸赞。

  果然如朱由检预料的一样,那日在后廷最出彩的那人,便是自己本来的嫂子张嫣。

  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为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如此看来、不过十六岁就这样的容貌,难以想象再过几年会生的怎样姿容。

  不过……

  想着、朱由检看了一眼朱由校,心中滴咕道:“这么好看的媳妇,怎么就只和她生了一个大侄子呢……”

  “臣妾听闻万岁与齐王弟下棋,瞧今日是立秋,便带来了西瓜。”张嫣缓缓行礼,举止得体。

  “嗯、西瓜放下吧,稍后我再去坤宁宫陪你。”或许是色急的时候过去了,朱由校倒是没有挽留对方。

  张嫣见状、也没有说什么,对着朱由校和朱由检行了一礼,随后便退出了养心殿。

  倒是在他退出之后,朱由校看了一眼继续看皇店文册的朱由检,开口道:“弟弟看明白没?”

  “看的差不多了……”朱由检将皇店的手书推过去,并说道:

  “过去一个月、开设皇店七百二十七处,所有县镇都有一家皇店,覆盖北直隶和山西全境。”

  “仅仅今日与昨日两天,一共贩出粗盐七十二万六千余斤,细盐一万四千余斤,蜂窝煤八十八万五千六百余斤,获银五千七百三十六两五钱四分三厘。”

  “如果按这么下去,仅仅北直隶和山西,便能每岁获银一百万两左右。”

  “去了成本,所获利在八十二万两左右,不过……”

  说到这里、朱由检抬头看向了自家皇兄道:

  “以永平盐场的规模,每岁产盐九千余万斤,足以让山西和北直隶的百姓吃上便宜的粗盐。”

  “今岁因为晒盐较晚,加上立秋,因此还有二十余天的晒盐时间,这点时间,能晒出近六百万斤粗盐。”

  “加上前十天的盐,应该能有近千万斤,可售得五万两银子。”

  “以眼下的情况来看,这些盐卖出去不成问题,甚至盐场也可以扩建到二百里,乃至三百里。”

  “但问题就是、皇店售卖如此便宜的粗盐,想必会被各地御史给注意,因此就需要哥哥帮着解围了。”

  卖私盐,对于朱由检来说很简单,因为御马监有兵、有皇店、有田地。

  但同样的,在明末勋贵、文臣,卫所军官都包庇私盐贩子卖盐的局面下,敢公然弄出几十里盐滩的只有朱由检。

  并且、朱由检还能弄出更大的盐滩,产出更多的粗盐,而这样的做法,无疑就是在吞并市面上的私盐市场。

  就好似现在、别人卖六七文,他卖五文。

  他不仅仅是在侵占市场,还在让市场的利润变低。

  或许在旁人看来、这样做就是自寻死路,要搞死大明的官盐和私盐。

  但只有朱由检知道,便宜就是最大的垄断。

  一旦垄断成型,到时候一斤盐是十文还是二十文,就由朱由检说的算了。

  各阶级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朱由检的掺和,会让他们少赚许多银子!

  这么一来、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天内,将会由无数奏疏弹劾朱由检。

  这种时候,就要看看朱由校的抵抗能力大不大了。

  抗住这波、皇店卖私盐就成型,永平盐场也可以扩建,发展到年产上亿、乃至数亿斤的程度。

  到时候,来自私盐的收入可能在一开始和每年朝廷的盐课司收入差不多,都是二百多万两。

  但一旦形成垄断,到时候每涨一文钱,便是几十万两的赋税。

  朱由校经过自家弟弟的解释,早就明白了这是一个将盐国营的最好机会,因此他咬牙道:

  “朝堂上的风闻奏疏,便扰不到弟弟,弟弟只需要继续招兵,扩建盐场,准备裁撤山西和北直隶卫所就行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