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盛宴第1/3段
陈海献出练兵实录时,就表露出他要交出兵权、潜心苦修的意愿。
而对文勃源及幕后的英王赢述来说,一来认定蛊魂丹的作用在陈海没有踏入明窍境之前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但已如蛆附骨的种入陈海的神魂深处,不怕他能飞出手掌心去;而明面上陈海作为河西太微宗出身的客将,朝堂里不会有太多人希望客将在西园军长期执掌兵权。
不管怎么说,京营军怎么都得是京郡八族子弟的天下,客将只能加进来点缀一二。
多重因素所致,陈海调任潼北大仓司丞,由赵无泰接替他的营都尉之职,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冉虎、解文琢、厉玉麟、岑云飞以及周钧等河西子弟,都继续留在第一大营担任将职,积累治兵的经验,陈海就带着吴蒙、丁爽、齐寒江等昭阳亭侯府的部将扈从,直接就在潼北府城南面的潼北大仓就任司丞之职。
建潼北大仓,初衷是为西园军在秦潼山北麓的战事服务。
这样的话,太尉府仅需要将粮草物资集中运送到潼北大仓,再经潼北大仓转运诸营防区即可,粮草物资的输运效率能提高许多,但此举的最终目的还是加重西园军的筹码。
隶属于西园军总管府所辖的潼北大仓建成后,西园军就有大规模积储粮草物资及修造战械、兵甲的权限跟场地,体系将更加完善;而有了潼北大仓,英王赢述一派的宗阀世族,就更容易将触手延到秦潼山北麓。
从这一方面来说,文勃源及隐身幕后的英王赢述,乃至在背后支持英王赢述的宗阀世族,都不希望秦潼战事太快就结束掉。
**********************
潼北大仓位于潼北盆地中央位西,与潼北府城相隔潼河,是年后在一座未被叛军完全摧毁的残寨基础上刚刚建成,四周是方圆近四百里、秦潼山北麓深处唯一能大片发展农耕的盆地平原,设置有十三县。
潼北大仓也是动用军方的资源,建城效率才极高,三四里方圆的仓城,砖石所砌的城墙高逾十米,频临三四里宽的潼河南岸而立,而潼河北面的潼北府城就显得残破不堪。
汇聚四周溪涧河流,汇聚成东西向横贯潼北府全境的潼河,是秦潼山脉北麓最主要的河流,灌溉潼北府一府十三县的广袤大地,又经秦潼山脉西麓的深峡大谷,西出秦潼山脉,流入秦潼山脉西北的天水郡内。
然而潼河在秦潼山西麓所行经的地形极其凶恶,很多段都是以断崖叠瀑般往下游倾泄,舟船无法通行,没有形成秦潼山北麓连接天水郡的大通道。
潼北大仓已大体建成,承接太尉府输送过来的粮草物资,再由西园军各营派出辎重车马过来将粮草物资运走即可。
即便太尉府下令从潼北大仓分粮赈济潼北府的灾民,也是潼北府县的府尹县丞等地方官吏携公函入仓领粮,陈海如数拔付即可,都不需要他额外操什么心。
陈海这个司丞之职,自然是相当的清闲,甚至都不用时时守在仓城之内。
潼北大仓有两千将卒守仓,都是从诸营辎重营淘汰下来的老将、老卒,都有退养之心,战力自然谈不上有多强,但仓城建得既高又险,城门紧闭,二月中旬十数万饥民暴动夺粮,也没能撼动仓城。
陈海赴任之后,虽然说涉及粮秣物资收储分付那一块油水最大,但他没有搞什么动作,还是由以前的仓吏负责;这些仓吏能占据这些位置,也都是屠氏、赵氏、樊氏的子弟或附属宗族出身的官员。
陈海既不屑于从军饷物资里抹油水、中饱私囊,也没必要与屠氏、赵氏、樊氏的子弟争利,搞得大家相处都不愉快,但他同时将战械、兵甲修缮这一块的事情都分割出去,由周景元从桃花坞调了匠师、匠工到潼北府成立新的铸造场承接这一块的事务,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潼北大仓原计划要编四百名匠工,承担战械、兵甲的修缮,陈海将这一块的事情分割给药师园所属的铸造场承接,四百名匠工的粮饷也将作为工费拔给铸造场。
除此之外,兵甲、战械的修缮,太尉府那边都会照既定的比例拔给一定的损耗材料,陈海自然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