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必死之路第二更第2/3段
这还不算加派的辽饷﹑剿饷。但那是专款专用,都用在辽东了。”
吕汉强就点点头,还有一个练饷还没开征呢,那更要命,希望自己的商行好好运转起来,抵消了那未来的练饷,让百姓喘口气吧。
王侍郎不知道吕汉强的心思,继续他的汇报:“而盐茶商税,还有市舶司的收入都归内帑,现在那帮东林给弄没了,但不算那些,也就是说,全大明去一年的收入应该是万两。”
吕汉强闻听一下子就蹦了起来,感情那些贴吧里,说崇祯年岁入不过4oo万,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吗,“这么多?那百万赈灾银子应该是有了吧。”
王侍郎看到吕汉强两眼血红,当时苦笑着道:“我的大人啊,您别高兴的太早啊,这是账目上该收的,其实,根本就收不上来这些。”
“这么回事?”
“先,现在的皇亲王爷郡王什么的,王田上的税是不交到国库的,都直接交给他们。”
“这个我知道,天下不就那么点王爷吗,也扣除不了多少。”
“还那么点?您知道吗?全大明从洪武爷开始到现在,皇族已经有了六十万人啦。”
咕咚一声,吕汉强就直接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
六十万啊,这是怎么一个天文数字?
大明养王爷就像养猪一样,不给他们任何权利,还要派地方官员监督,不许他们跨出封地城垣一步,即便想上城看看城外风景,那你都要请示当地地方官,要不就是一个大罪。
没事干做什么?努力造人呗,于是,皇族就在这些王爷郡王们的努力下,神展壮大,以几何的度在膨胀增长。这样就到了现在达到了六十万的恐怖数字,有的已经是一城十王爷了,这样一来,他们就占有了大量的田地。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他们占有的土地是多少呢?
以万历三十四年五月,四川巡按照孔贞一上言为依据:“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17就是说,蜀王一府占去了成都平原依靠都江堰灌溉的最肥沃的土地百分之七十。河南开封的周王,兼并土地的结果,造成“田产子女尽入公室,民怨已极”。时人有诗云:“中州地半入藩府”,“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
神宗的弟弟朱翊镠分封卫辉,占田四万顷一顷十五亩就是六十万亩;神宗诸子也群起效尤。福王朱常洵是神宗爱子,要求朝廷坚持要按潞王标准给田四万顷,经过廷臣和地方官员的力争才减为二万顷。瑞王分封于陕西汉中,朝廷赐给赡田二万顷,由陕西、河南、山西、四川摊缴租,大致而言,除了江浙财赋之区以外,全国的土地有相当大一部分落入了朱氏宗室的手里。
拉起桌子下的吕汉强,王侍郎还在继续打击他:“这是王田,还有就是荀贵太监们占有的,比如现在的王公公,就求咱们的当今,一次在京畿近郊拨给他田地三千顷,这也是不要交税的。还有就是士绅们,有功名的士子们,他们也是不需要交税和服徭役的,这样,许多刁民就为了躲避徭役,将自己的田地都挂靠在他们的名下,地租就给了他们而不必再给朝廷啦。”
吕汉强就点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而且还知道的比王侍郎清楚的多。比如具娘说,自己这个秀才身上,在山西老家,就有几百亩的亲戚土地在名下,当然自己是一粒米也没看到,要吃饭,还得是自己上街去买,这是什么亲戚吗。
“还有,那些军屯也不上缴,而各地卫所的开销也是当地截留,还有马政,阉党一倒,这也成了恶政,让东林给整没了。还有”
“打住,你就说你到底一年能收上来多少吧。”吕汉强不耐烦的打住了王侍郎的汇报以几何的度在膨胀增长。这样就到了现在达到了六十万的恐怖数字,有的已经是一城十王爷了,这样一来,他们就占有了大量的田地。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