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短管炮第2/3段
那个装入到25oo千克的火药距离为12oo米的排盾居然也命中过一次,不过这种最远距离的测试在实战中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再后来已经没有任何准头了,炮弹能落在哪儿,靠的是运气,朱浩看了这门炮的有效shè程也就只能控制在四百米左右。
在试验的同时,朱浩还令铁血会的年轻人们根据火炮的shè程,来完善眼下的这种炮架,对炮架进行修改,标定上shè程,在炮架上重新开槽,分成几个档,在装药量相等的情况下放远近规则取规四分之一为十二度,其炮口昂高不可过六度,多则反过近矣。如此药弹相称,保证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就可以对shè程进行调整,简化瞄准的步骤,使得实战中炮手可以根据目测,很快调整好炮口仰角,提高shè。
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就不错了。
一匹奔跑的战马在一分钟内能跑的距离相当可观,来得及开第二炮吗?朱浩知道当敌人的骑兵攻占炮兵阵地后会破坏装填工具。
第一个就是炮刷顶端包裹羊毛,第二个是涡状的钩子,是用来清除炮膛内可能残余的纸片或纤维的(因为当时火炮的装药都是用纸或法兰绒包裹);第三个是装填杆,第四个是点火棒,所以前装火炮的特点是射慢对付骑兵那是笑话。
伊格纳缇伍兹造的轻炮的炮身,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外其轻炮的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冯毅按照朱浩所指导,在望牛山的二号火药厂配的火药燃烧的残余量很少。
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的,因为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帮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
朱浩命伊格纳缇伍兹再试制船上用的短二十四磅炮,二十四磅炮的炮身缩短,朱浩研制短管炮的另一种就是这个原因。
这个时代的西式风帆战船上,对大明的船只欧洲的风帆战船的结构的优势,而且装备三十二磅以上的重炮了,想想这样的差距,朱浩就既有些泄气,又觉得很是着急。
当朱浩坐在去深井镇的船上时突然灵感来了,灼热弹,朱浩好像记得欧洲要18世纪才开始用,那东西非常危险,但是却极其好用。灼热弹实际上只是一般的炮弹,把它们扔进火炉里烧上几十分钟,当炮弹被烧得遍体通红的时候,灼热弹就产生出来了。
灼热弹的装填和射与一般的炮弹差不多,但是有一点非常关键的区别,那就是在装灼热弹的时候,必须在炮弹和火药之间塞上一团潮湿的炮泥,以防你还没等射,就先把自己给崩飞了,使用灼热弹是一种技巧活儿,装弹度必须得快,否则等温度冷却下来它就变成普通炮弹了。
更危险的是,万一它不小心掉了,又滚进火药桶堆里,那乐子可就大了在海战中,灼热弹不是每都好用的,烧的时间不够,装填度过慢,都可能让它失去作用。但是一旦挥出作用,再坚固的船壳也是一打一个穿。要是万一运气好,打中敌人的火药桶的话,一炮干翻他也不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风帆战舰的年代,不论是欧洲还是大明朝的火炮技术,限制了火炮在海上shè击的jīng度,即便是英国这个未来海上的霸主,在海军条例之中,也规定海上交战距离不得过四百米,四百米之外是不许开炮的。
实际上历史上风帆舰船的时代,海上交战的距离往往接近到百米左右,甚至于差不多炮口顶着炮口才二号火药厂配的火药燃烧的残余量很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