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徐家人的来历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跟您说,只要您不是要了我这条小命,什么事我都能给答应了。”

  “没那么吓人,”赵寒道,“我呢,就是想你把昨日在门前没说完的话,仔仔细细,给我说一遍。

  特别是徐里正说谎,和徐家人古怪的那一段。”

  曹瑞一拍额头:

  “瞧瞧,我差点都给忘了。

  那太好了,这事小哥您就算不问我,我也早想跟您说了……”

  原来十余年前,这个繁盛的山谷,还是另一番景象。

  历经数十年的积淀,那时的谷里,早有了人烟。

  可也不知是什么缘故,这谷里的人大多容易得病,寿命都不长。田地看起来很肥沃,可庄稼的收成,就是比外头要少很多。

  附近的山林很大,可连山珍野禽都极为少见。

  谷里的人都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日子过得很凄苦,不少人忍受不了,又逃了出去。

  只有那些在外头实在无依无靠的,才坚持留了下来,慢慢地,谷里就只剩下了寥寥一些人家。

  正当村民们惶然不知终日的时候,某个黄昏时分,三匹风尘仆仆的马,忽然踏进了山谷。

  牵马的是一对年近四十的青年夫妇,前头两匹马驮着一些行李。

  后一匹马上,坐着两个十岁左右的孩童,一男一女。

  四人风尘仆仆、满面倦容,好像已经在这荒山里,跋涉了很久一样。

  突然有外人来,村民们本能有些畏惧。

  可慢慢接触了,他们就发现这对青年夫妇谈吐有度、平易近人,很快就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

  不久,那青年男子就领着一众村民,开始开荒播种,起屋造舍。

  他好像对很多事情都很有见地,总能把村民们遇到的家长里短、种种难题,一一设法解决。

  说也奇怪,也就是从青年夫妇进谷之后起。

  这谷里患病的人渐渐就少了,土地的收成也越来越多,周围山林里,各种兽禽也慢慢有了踪影。

  十余年下来,山谷里的人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繁盛,这才有了今日的气象。

  这一切说起来,都是多亏了那对青年夫妇。

  尤其是那位青年男子。

  “你说的是这个人,就是徐里正的兄长,徐继贤吧?”

  “厉害啊小哥,一猜就中。

  对,也就是因为这个,那徐继贤才被推举成了‘里正’。

  可你猜怎么着……”

  原来,虽然徐继贤备受村民拥戴,但有一样,他一直讳莫如深。

  他的身世来历。

  每当有人问起,徐继贤总是说,自己就是个寻常的读书人。要是有人问细节,他总是笑而不答。

  此外,种地造屋那么大的事,总需要些谷里没有的东西。

  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徐继贤出的钱财,让村民们偷偷到外头买回来的。

  这里头的花费,也是蔚为可观。

  可这徐继贤,却好像有用不完的钱。

  那片偌大的徐家庄,也是他做的设计,使钱雇了村民盖起来的。

  “小哥您想想,一个书呆子,能知道这么多东西,有这么多钱财?

  您不觉着,这里头透着奇吗?”

  赵寒想起了徐望贤拿出来的,那幅稀世的字帖。

  “老兄,”他看着曹瑞,“据我所知,来这谷里的人,大多在外头都有些不想提起的往事。

  徐先生他不愿说自己的身世,没什么出奇的。

  至于钱财,人家在外头赚的不行啊?”

  “这……对,要说起来,这徐家人里头,也就这徐继贤还算是个人物。

  哦不对,还有……”

  曹瑞忽然有些眉飞色舞:

  “还有一位,嘿嘿,那可要比徐继贤,好上千百倍呢……

  咳咳说正事,要和那徐继贤比起来,他那弟弟徐望贤,可就是个渣子。”

  “怎么说?”

  “这狗东西,人品差又抠门,满嘴的大谎话,没一样好的就对了。”

  “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