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第 130 章第3/4段
他心如枯槁,不管之后遇到陆珉,还是阴差对他的恶劣的态度,都无法掀起他内心半点波澜。
“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那么做吗?你还会去写举报信吗?”
黄松不知道那究竟是来自何疏的提问,还是他内心深处对自己反反复复的质疑。
“我——”
黄松怔怔抬头,满脸茫然。
“当个好人,就那么难吗?”
他的声音渐渐带上迷茫和哭腔。
如果重来一次……
何疏作了个手势,镜面微荡,镜像为之一变。
那是未曾发生的另外一面。
黄松权衡利弊,终究还是没有选择实名举报,他投递了几封匿名举报信,毫不例外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几年后,教学楼在白天毫无征兆轰然倒塌,六层三十六个教室里的学生和老师全都被压在废墟下面,当日黄松因为没课调休,没有到学校,侥幸躲过一劫。事后上面组成工作组深入调查,把其中牵涉工程利益的校长抓走,黄松几年前想要举报的事情变相得到了解决,代价是永远停顿在那一天的一百零六条人命,还不包括因此受伤造成残疾的。
“当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工程有问题,他们都没有实名举报,只有你去了。教学楼的倒塌跟你没有关系,你只是做了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人性。你挺身而出,不是义务,不是责任,只是秉持了生而为人的良知,即使千夫所指,但功德天地有知。”
当时过奈何桥,每个人都战战兢兢,连鬼差也不例外,只有黄松如履平地,奈河中怨念滔天,却无法对他掀起半点风浪。
因为有些人的良知触动,哪怕是一瞬间迸发出来的光华,也足以令天地动容,鬼神不敢侵。
蒋思因和小田也都面露震惊迷惘。
他们确实没有想到,本该是身败名裂而死的黄松,有如此之深的隐情。
反观斯文礼貌的陆珉,却反而是个人面兽心死不悔改的渣滓。
“你是语文老师,你应该看过很多书,应该也知道,《了凡四训》里有个故事。”
何疏没有因为黄松的木讷反应就稍减耐心。
他在接受代理阎王职务之后就清楚,从他遇到黄松开始,料理评断此人生平,帮他解开心结,也是职责所在的一部分。
黄松能预知鬼城坍塌,把他们带到周判官面前,不是因为他被周判官收买了,而是因为此人有大功德,他自己也许没有意识,但冥冥之中的确能感应一些因果变化,如果不是黄松把他们带到周判官这里,事情可能也不会那么快得到解决,因与果互相影响,世间很多时间,本来就是互为因果的。
“有个叫卫仲达的人在翰林院为官,某日下了地府,判官让阴差将他生前所作善恶分册称重,卫仲达发现自己作恶事的那一册摞得厚厚一叠,却很轻,善事那一册比筷子还细,却很重。卫仲达就很奇怪,问我平生虽然谈不上大忠大善,但也不是坏人,普普通通,怎么做的恶事会那么多?”
“判官说,念头不正,即刻生恶,犯与不犯,还是两说。卫仲达就又问了,那既然这样,我作的善事那么少,为什么分量反而那么重呢?判官说,因为你曾上书天子,为了阻止天子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此为功德。卫仲达说,可我建议的,并没有被皇帝采纳。你知道判官怎么回答他吗?”
黄松微微一动,嘴唇不自觉张合。
“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
意思是,虽然朝廷最后没有听从卫仲达的建议,但他那一刻递上奏折的念头,正是毫无私心,为了天下黎民百姓。
《了凡四训》不是学生读物,但黄松作为优秀语文教师黄松因为没课调休,没有到学校,侥幸躲过一劫。事后上面组成工作组深入调查,把其中牵涉工程利益的校长抓走,黄松几年前想要举报的事情变相得到了解决,代价是永远停顿在那一天的一百零六条人命,还不包括因此受伤造成残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