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请了个钟点工第2/3段
伤是治了,但伤筋动骨一百天,操卫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小梅开了一个小便利店,另外还卖奶水。由于受到惊吓,又由于哺乳的时间太长都已经五年了,她的奶水缩了回去。眼看着生活难以为继,马上就要开学两个大孩子要缴学费。
小梅的两个女儿是农村户口,儿子没户口。两个孩子都是借读,学费比城市孩子高出许多。儿子今年五岁,幼儿园的学费也比城市孩子多,哪怕是私人办的幼儿园也要多交一笔赞助费。上哪儿找钱去?一筹莫展的小梅就坐家门口哭。她还只能在外面哭,在家里她还要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免得让操卫东难过。
王大妈没事就喜欢在丹凤街来回晃荡。看见小梅在哭,免不了就要上前打听。其实也不用详细打听,小梅家目前的状况邻居们都知道。于是王大妈就做小梅的思想工作:“早叫你们计划生育吧?你们偏偏不听。要是只有一个孩子,眼前的困难也就没什么吧?”吧啦吧啦,说了一大通。小梅一句话都没回,只是轻轻地哭。
人家难过成这样,你还废话啰嗦,王大妈自己也觉得不合适。与大多数老娘们一样,王大妈也就是嘴碎,心地却是非常善良的。想了很长时间,王大妈说:“走,我带你找子童去。”
找子童干嘛?难道是找他借钱?反正钱也是要借,先将孩子的学费缴上。小梅站起来跟着王大妈走,谁知道却不是借钱。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王大妈先将操卫东的倒霉事说了,然后又将小梅目前的困难说了。老娘们说话没逻辑,颠三倒四啰里啰嗦。李子童看看小梅,再耐心地听王大妈说话。再看看小梅,再耐心地听王大妈说话。
李子童不明白王大妈是什么意思,小梅也不明白。两人都静静地听王大妈说话。正在此时安静来了。
安静每天都要来。帮李子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安静很快活,她在股市深度套牢,按照李子童出的主意,现在不仅解套还大赚特赚,现在的资金已经有二十多万了,手中的“山南山珍”还在涨。安静也没什么报答李子童,只有帮他干家务。
有一个女人每天都来帮子童干家务,这事丹凤街的很多人都知道。王大妈就更知道,她是丹凤街的地保。看到安静王大妈就一楞,想起找子童是为什么来了,赶紧说:“那个,子童,大妈找你呢,也没别的事。你一个大男孩,做家务肯定不行,让小梅来帮你怎样?”说完这话还朝安静看看,有点怕她反对。
小梅家这么困难当然要帮。可是这样合适吗?干脆给点钱呢,恐怕更不合适。有尊严的,觉得那是瞧不起人。没尊严的,给多给少都不满足,甚至隔三岔五的就来要。
李子童心里这样想,嘴上却立即答应:“行,王大妈你说怎样就怎样。”迟了会让小梅觉得难堪,也怕安静插嘴。
王大妈很高兴。原来她心里也没底,之所以带小梅来,完全是看子童前阵子捐款修厕所。心里想着,有钱修厕所,帮小梅一下也没什么吧?于是冒冒失失地就带小梅来了,甚至没与小梅商量一下。
王大妈说:“按钟点工算吧。我们这一带的钟点工是半天三个小时二十元钱,你也按这个价给吧。”
李子童还是点头说行。王大妈又说:“孩子要开学,急等着钱缴学费。子童你先付一个月的工资吧,六百?”
行,李子童还是说行。不过他又问道:“六百够吗?我先付你两个月的吧,不够再说。”
别人都以为李子童很有钱,能捐资修厕所的人能没钱吗?最起码王大妈就认为他钱多得没处烧。其实李子童真的没钱,他身上只有两千来元,给小梅一千二后就只剩八百多一点了。
是的,李子童与胡安丽得了很多的金银财宝。但是,再耐心地听王大妈说话。再看看小梅,再耐心地听王大妈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