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负荆献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扩廓睿还是有效率的,再晚片刻,徐允恭就要炮火熔城了。龙隐山西寨寨门大开,扩廓峪父子及部族将校十八人,在刘璟的引领下,赤身负荆出城。爱阅app完整内容

  扩廓父子分别呈金册宝印,九足白旗列于前。二十余人,望着九足白旗的飘带,泣不成声。伯也台部的光荣与梦想,结束了!

  “元-大抚军院同知-齐王扩廓峪,率伯也台部族,一万三千余众,向大明朝廷请降。”

  “特献齐王金印,九足白旗于驾前,望大王怜悯我部孤老,留我族血脉,祭祀祖先。”

  说到这,扩廓峪面露痛苦之色,哭腔说道:“今日,我率部投降,从此再无伯也台矣。”

  齐王的金印,并不能吸引朱雄英,真正吸引他,是扩廓睿手中的“九足白旗”。同体白色的大旗,上面有九条飘带。

  在蒙古帝国中,这东西作用堪比-节钺,拥有这种器物后,统帅可以代替皇帝出征,还可不用请示,直接斩杀那些违背军令的战将。

  随着蒙古帝国疆域的扩大,“九足白旗”本身就成为蒙古帝国的象征。它被视为每次出征的守护神。出征以前,人们会祭拜它。胜利后,也要举行相应的祭祀。

  是为大汗的象征,这是元帝赐给王保保,调度天下兵马“肃清江淮”的凭证。

  摸着旗杆,朱雄英沉声言道:“当年,蒙古攻伐金国,成吉思汗曾对木华黎说:太行之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自勉之。”

  “赐予了一面九足白旗,以为凭证,并曰:木华黎建此旗以号令,如朕亲临。可是此旗啊?”

  刘璟也是微微一笑,连声赞叹,殿下不愧是韩公高足,学贯中外,博古通今。可现在是受降呢,刘璟不得不他,眼下不是赏玩的场合。

  朱雄英当然知道他话中的含义,可他的确是故意为之的。胜利者,就该有胜利者的姿态,折服了伯也台部,俘虏王保保儿孙,是有重大意义的。

  咳咳,咳嗽了两声,朱雄英摆了摆手,身后的侍卫便收下了金印、白旗,他也亲自给扩廓父子松绑,并将自己的披风,为扩廓峪披上。

  “昔年,本王在皇帝驾前听教,陛下每每提及尊父,便挽额自叹。”

  “陛下说,扩廓帖木儿才不及其父,然崎岖塞上,卒全忠孝,奇男子也。”

  皇帝也一直以未能收服王保保引以为憾,每每告诫朱雄英,将来若遇到其子孙,必须收下留情,留下奇男子的血脉。

  现在好了,伯也台部能顺应天下大势,归降归明,便犹如唐之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成为大明军队的基石。

  回头,他会俱本进京,为扩廓以下将校,及所部族人请封,从军者单独编成一军,仍由其父子统帅,不愿从军者迁入关中,给其田土。

  朱雄英的丰厚条件,可是把扩廓等伯也台将校,感动的痛哭流涕,又是磕头又是作揖的。

  可冷眼旁观的耿炳文心里却门清儿。碰上伯也台部,完全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误打误撞撞上的,根本就不是原来的计划。

  如果不是伯也台部投降的够快,此刻他们估计要身处刀山火海了。至于,殿下口中皇帝的话,半真半假吧,完全是应付局。要是,再晚一时半刻,七十门大炮同时开火,就要炮火熔城了。

  “殿下,是不是该摆酒宴了,酒宴过后,扩廓将军还有一份大礼进献呢?”

  大礼,什么大礼?

  见刘璟异常认真,扩廓峪又一脸愧色,朱雄英虽然糊涂,但也点了点头。随即下令,大摆宴席,为伯也台部的勇士们,接风洗尘。

  席间,朱雄英还扩廓峪引荐了两位故人,沈阳侯-察罕改,其弟-佛家奴。虽然纳哈出死了,但他的两个儿子,依然是大明的勋贵。

  “将军,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挂名的勋贵,是为了羁縻蒙古。”

  “他们俩是货真价实的东宫属官,我父王的心腹,没有太子的手令,本王也是叫不动的。”

  朱雄英的意思很明白,只要真心效忠大明,无论是钱财还官位,大明朝廷都绝不吝啬。可如果学叔父-脱因帖木儿那般,降而复叛,便是只有死路一条。大明能容得下降将,却容不得叛徒,如何为臣,如殿下口中皇帝的话,半真半假吧,完全是应付局。要是,再晚一时半刻,七十门大炮同时开火,就要炮火熔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