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尔后,收起了【硕鼠造化】的神通,重新恢复成人形。转身打开柴门,看见了一位小女孩。

  她是流民家的女儿。

  脏兮兮的头发粘作一团,穿着用麻布袋缝制的破衣衫。骨瘦如柴,面呈菜色,又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腹部积水,胀出了大肚皮。

  怯生生的。

  “婶婶和伯伯在里面么?”

  眸子澄澈如泉。

  崔公让勾头看了一眼。

  “婶婶是个好人,她煮的汤饼救活了我的阿娘。”

  小女孩张开手,露出一枚贝壳。

  “小贝壳是我唯一的宝贝了。大哥哥,你若是见到婶婶,麻烦替我转送给她。”

  “哦,还有那个满脸大胡子的伯伯。他看起来挺可怕的,但也是个好人。他给我的汤饼里加了一颗鸡蛋呐。”

  五味陈杂。

  仿佛打翻了醋酱铺子,酸的、辣的、涩的搅和成一团。

  “知道了。”

  接过女小孩手里的贝壳,关紧了柴门。

  “唔......”

  语塞。

  “我决定放过你们俩。”

  “什么?”

  美妇人和虬髯汉误以为自己幻听了。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心善恶难辨。“我决定放过你们俩,但是有个条件:离开蒲台县,不准再回来。”

  说罢,将那枚小贝壳丢给了美妇人。

  迎着正午火辣辣的骄阳,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酒肆,离开了十字坡。横渡黄河时,顺手抓了两条黄河大鲤鱼。

  忙碌了老半天,肚子早饿的咕咕叫了。

  刮去鱼鳞,生火烧烤。

  鱼肉鲜美。吃饱喝足后,想起还有一茬事情没解决——城隍庙里摆放的尸体该埋了。

  夏日高温,腐烂速度加快,早前打捞的两具尸体腐烂得没个形状了。碎肉和脓水散的遍地都是。

  尸体散发的恶臭犹如三棱军刀,捅入了鼻孔,绞杀着嗅觉神经。尸臭还具有吸附性,一旦沾染便挥之不去。

  肠胃翻涌。

  吃的黄河大鲤鱼吐了出来。

  敛好两具尸体,着手下葬。

  事死如事生,处理尸体有着一套周密的仪式。

  捞尸人,仅是殡葬中的一环。论规矩,捞出尸体后,应该由“杠房先生”抬尸体,义庄负责安厝。

  还要请“二皮匠”出手。

  二皮匠相当于现代的“殡仪师”,为尸体整理遗容。如果有缺胳膊少腿的,二皮匠需要补上。死无全尸,到了下面是不认的,会堕入畜生道,投胎成猪狗。

  接着,棺材匠打棺材,套椁;石匠雕刻墓碑;“扎罩子的”制作出纸人,“金山银山”、“仙鹤轿子”等陪葬品。

  吹鼓手,戏班子轮流登场献艺。

  掌勺的伙夫烹煮“倒头饭”。

  三日下葬,请出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是风水先生,选择一方适宜的土地。

  七日烧七,请僧道诵经、拜忏。

  正所谓“一人终老,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