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徐明材上门(求订阅)第3/3段
只是夏家跟耿启中关系不一般,加上他们一直很低调,他只能睁一只闭一只眼,装作没发现他们卖泡菜赚钱的事。
如果街道能办一个一模一样的小企业,那自已的难题不是解决了?
“徐伯伯的意思,是想我帮你出个主意,在街道那边建一家集体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听他忸怩了半天,才说出真正目的,夏臻就有些好笑。
难道向一个比自已年少的人求助,就有这么难?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徐明材的处事能力,远远不如牛国强。
好在他们都在机关单位的基层工作,倒不需要太出色的情商,所以暂时没分出胜负。
如果担任一定的职务,只怕马上会被牛国强比下去。
“是有这个想法。”见夏臻说话这么直接,徐明材又惊又喜。“不知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倒不敢让他把加工泡菜的事,交给自已。
那可是县一把手的儿子和夏臻一起赚钱的工具,他胆子再大,也不敢开这个口。
“这个其实不难。”夏臻直截了当地回答。“现在老百姓普遍缺少物资,如果能加工出他们需要的商品,肯定能赚钱。”
办厂不难,难就难在要赚钱。
为什么国企和乡镇企业经营困难,一方面是背负了大量的历史旧债,不但要养活大量退休工人,还要努力创造岗位,把企业子弟安排进厂,谋得一个职位。
时间一长,领工资的人年年增加,生产效益却不见提高,能赚钱才怪了。
另一方面,是管理方面的问题。
现在各级管理人员,搞斗争内行,发展经济全部是外行,平时遇到问题,还习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
这样的企业,瞎管乱管的现像随处可见,会有好的效率才怪了。
如果产品具有独特性还好一点,至少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像棉纺厂和农机厂这一类企业,几乎每个县每个镇每个乡都有一家类似的工厂,一旦产量大过市场需求,产品只能积压在仓库里,企业的问题就更严重了。
所以办一家新的集体企业,只要选择具有独特性的产品,赚钱基本不是问题。
“真的?”徐明材听他说得这么轻松,担心他在说大话。“如果你能帮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给你留五个招工名额,只要他符合进厂的条件——”
如果是其它人,他可以给些更实在的奖励。
夏臻不缺钱,也不缺人脉,自已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工作岗位了。
相信就算是他,也有待业在家的亲朋好友,他可以拿这个当人情。
“那就一言为定。”夏臻见他这么爽快,也来了兴趣。“你给我两天时间,我帮你写一个计划书,到时你们再研究研究,看这样的工厂能不能办起来——”
因为没有准备,他不想匆忙之下做决定。
现在不像前世,只要你想做,手上又有资金的话,基本上没什么困难。
万一自已出的主意,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却无法量产,或者因为产量的原因,成本过大,赚不到钱,那就没意思了。
“太好了。”听说两天后就有答桉,徐明材兴奋地嚷了一句。
通过刚才一番交谈,加上牛国强对夏臻的评价,让徐明材确信,夏臻确实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说完这个,两人又聊了几句家常。
无非是徐明材在拉拢夏臻,希望夏臻有空去自家坐坐之类的,毕竟以夏臻的本事,以后超过自已,是百分百的事。
这次来找夏臻,其实也有趁机搞好关系的意思。
只是有些话想归想,却不能说出来。
否则他为什么不找其它朋友商量,偏偏要找牛国强?
还不是发现他们最近跟夏家走得比较近,他也动了心思?
夏臻嘴说自然一口答应,心里却不当一回事。
有其父必有其子,徐明材是个骄傲的人,他的三个儿子也差不多。
他们在台门里只跟牛家的兄妹俩一起玩,其它人想接受也无法被他们接受。
见周围来乘凉的人越来越多,两人站起来拍拍屁股,一起回家。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