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家人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章一家人

  “风里去,雨里来,带着一身的尘埃!”

  开着几万块钱的二手车,车窗外不停掠过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听着这首歌,眼泪不知不觉间模糊了王正的双眼。

  这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啊!

  意外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等王正再次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了一堆稻草上面,除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外,身上居然没有其他什么不适的感觉。

  爬起身后,王正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视线居然降低了,看东西好像也变大了一点,看了看身上居然是一套破旧的棉袄棉裤,脚上一双破洞胶鞋,露出黑漆漆的大脚趾。

  同时王正也发现自己的手脚变小了,个头也变矮了,赶紧跑到田边照了一下,倒影中的自己居然变成了十四五岁的样子,王正小时候因为营养不良,十四五岁依然小小一个。

  起身打量了一下山势,确实是自己记忆中老家附近的田土。

  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气温。

  同样的田野却不再荒草萋萋,反而规规整整,田中满满当当的蓄着水,田坎上大都种着豌豆胡豆和各种蔬菜。

  脚下的打谷场不再是水泥地面,而是变成了黄土地面,打谷子时候浆在上面的牛粪还有一些残余。

  呆愣了好一会儿后,王正把身前比自己没矮多少的稻草拉开堆在了草堆上面。

  “在这个遥远的时代,哪怕是一个稻草,对一个家庭也是很重要的,真是一个遥远的时代啊。”

  没有什么不可置信,也没有什么感怀,没有放声大笑,也没有失声痛哭。

  念叨了一句后,王正脚踩旧胶鞋,大踏步向着记忆中的家走去。

  在王正看来,世间除了吃饭之外再无大事。

  年少丧父,成年丧母,壮年丧妻,近三十年的颠沛流离,什么没有经历过?

  心?

  不存在的!

  真要问王正还有什么,两个字就能概括了。

  底线。

  生而为人,当有底线。

  走了五分钟,一排进深四米,十多米宽的茅草屋出现在王正的眼中。

  草屋后面一片竹林,前面一块坝子,一条小溪从坝子边流过。

  一个小人儿,手中拿着一根小竹棍,不停对着河沟边的青草进行腰斩。

  门口大鹅卵石上坐着一个小女娃,无聊的看着小人儿的无聊动作。

  这是一个缺乏娱乐的时代,准确点来说,谈娱乐有些奢侈了。

  “大锅。”

  小小人看见王正惊喜的喊了一声,(小小人吐字还不清晰)然后急匆匆的对着王正跑了过来。

  “臭小子。”

  王正紧走几步把小小人抱了起来。

  好轻的娃娃。

  来到门口,轻柔的摸了摸小女娃枯黄的头发,王正问道:“妈呢?”

  “大哥,你回来了,妈在做饭。”

  小女娃欣喜的对王正说道。

  “嗯,带着东宝在外面玩儿。”

  把小小人交给妹妹君宝,王正跨近了久别的家。

  坑坑洼洼的泥地面,不过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张竹桌、几张竹凳、一个竹碗柜,就是整间屋子的所有东西。

  这是王正家的正屋,也是厨房和客厅,左手边是猪圈房,右手边是两间卧房,父母一间,三个孩子一间。

  听见响动,灶门边抬起一张疲惫的女人面孔,对着王正问道:“回来了,借到钱了吗?”

  “没有,人家也没钱。”

  “哦。”

  麻木的沉默。

  王正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拐进卧室把米坛子里面的四个鸡蛋全拿出来,又顺手舀了一碗米。

  来到厨房,王正揭开锅盖把米全倒了进去,再把鸡蛋打在了米碗里面。

  看到王正做的事,王妈来不及阻止,急切的喊道:“你做什么,晚上吃那么多做什么,不年不节的,你还要吃鸡蛋,那是留着卖钱的,日子不过了?”

  王正并没有停下动作,把四个鸡蛋全部打在了碗里面,边把鸡蛋调散边说道:“以后我当家,用钱给我说。”

  “你当家,你懂什么,你会过什么日子?”

  王正笑笑,没有接话,从新拿碗抓了一些酸萝卜和泡椒出来。

  鸡蛋都调散了,说再多都没有用,王妈颓然的坐了下去,继续烧着火。

  王正把不多的鸡蛋分成了两份,一份加上水加盐用来蒸蛋羹,一份用来炒泡椒酸萝卜。

  王妈早先煮的是红薯稀饭,加了一碗米进去,还是红薯稀饭,只不过是浓稠了许多而已。

  王正等稀饭滚开之后,在锅里面垫了个竹格子,把鸡蛋放进去蒸熟了,对王妈说道。

  “把菜炒一下,多放点油。”

  “说话倒轻松,几下吃完了,以后等着饿死吗,还多放点油,你是不是撞东西了?”

  王正笑笑,没接话,端着蒸蛋进了最里面的卧室。

  看着躺在竹床上脸色苍白的父亲,王正轻轻叹了口气,“爸起来吃东西了。”

  王爸吞咽了一口蒸鸡蛋,叹道:“真好吃啊,你妈怎么舍得?”

  “以后我当家。”

  王正继续用勺子喂着父亲鸡蛋羹。

  吞咽下口中的鸡蛋羹,王爸看了看王正,“这家可不好当啊。”

  “我知道,您放心,我能当好。”

  王爸笑了笑,没继续再说什么。

  晚饭是在弟妹欢快的嬉笑声,母亲埋怨的眼神中吃完的,家里吃鸡蛋的机会可不多。

  洗好脚,王正躺在床上整理着思绪。

  弟弟王东三岁多,,妹妹王君五岁多,两个小家伙看起来却比实际年龄要小些,营养不良啊。

  那自己就是十五岁,按记忆中自己没借到钱反而饿晕在草堆这件事来算,这应该是农历八二年十一月,新历就八三年了。

  母亲宣云三十八岁,父亲王建四十三岁,两人看起来却像五十多的人,特别是父亲,更显苍老。

  按原轨迹发展下去,过不多久父亲就没了,等父亲走后,担子就会全压在母亲身上。

  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同样挺不了两年,然后就到自己了。

  感谢袁老,让自己在人均田加土加柴山一起只有八分地的地方,养活了自己和弟妹三人。

  其实父亲并没有什么大病,每次看病来来回回也就是那些药,补气补血什么的。

  根本的问题还是劳累过度,加上营养不良导致的。

  说到底还是得吃肉啊,与其吃那些药,王正认为,不如吃好喝好,高高兴兴的,比什么都好。

  只要有钱就行。

  国家已经开放了,王正现在却不能跑出去,年纪只是一方面,关键是父亲的身体,让王正不能远游。

  抬头看着房顶白胶布透出的微弱白光,王正穿上衣服胶鞋起身走了出去。

  也许是今天的大太阳照散了乌云,天上难得的出现了冬日的月亮,看月亮圆度,应该是十五左右。

  还有十多天就要过年了啊。

  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

  一身债务怎么过年啊?

  王正苦笑了一下,男人难道就真该面对惨淡的人生?

  随手在屋檐下拿了一块厚实的竹块,王正来到竹林边对着泥土翘了起来。

  一种比芋头小很多倍的植物,地下同样会长芋头一样的小块茎。

  当地叫做麻芋,比莲子还小些的块茎,只要放在嘴里嚼几下,不用吞下去,一颗就能让人整个口腔失去知觉。

  第二章除害

  山城的丘陵地形造就了无数美轮美奂的梯田。

  在丘陵上的叫干田,因为容易缺水也称为旱田,两个丘陵中间的叫沟田,丘陵多沁水,沟田自然不会缺水。

  不但不缺水,而且还一直有水从田缺口流水出去,为此,在施肥的时候,沟田还必须重起一条排水沟,免得田里面的肥力流失。

  王正挖了几十颗麻芋装进衣兜里面后,带上刚捡的破碗,借着月色就在附近的沟田转了起来。

  月色银白,映照在平静的水面上,一阵微风吹来,吹皱了水中月,吹起了波光粼粼。

  走在种满豌豆苗的田坎上,王正的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

  没多久就找到了好几块连在一起,已经犁好并耙平整的沟田。

  看了看附近并没有人家,估算了一下,六块连在一起的沟田有十来亩的有钱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