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刘知远回京第2/3段
不过就算是,刘承训也不敢妄动。郭威毕竟是朝中大臣,握有实权,这事情还得父皇处理,方为上策。
刘承训算算时间,魏州大捷的消息已经传来了数日,父皇应该将魏州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很快就会赶来开封。要过年了,各地的官员也要赶来开封述职,这事情就交给父皇去办。
这个时候,刘知远的确已经将魏州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魏州官吏,除了杜重威之外,大多被诛杀,刘知远取其家财,然后给三军,令三军士气大振。留人守卫魏州之后,刘知远带着部下及杜重威回转开封,只是一路上大雪纷飞,行军不便,这才耽搁了时间。
十二月十五日,就在刘承训还在为弟弟刘承祐以及京中谶语的事情头疼的时候,刘知远率领大军赶到了开封,一路上大军连绵数里,气势滔天。太子刘承训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吏部尚书杨邠也在其中,经过这段时日的休养,他的身体好了许多,不过,他一想起那日遭受的耻辱,心中就愤愤不平,即使打他的人是二皇子又能如何?这些日子,太子刘承训不作为,对刘承祐并没有惩罚之意,杨邠的心中已经极为不满,但他既然已经知道太子刻意偏袒,也就不再去找太子刘承训,而是有了其他打算。
“启禀太子殿下,天子距离已经不足五里!”一名骑兵匆匆而来,回答着。
杨琏骑在战马上,眯起了眼睛打量着前方,在一片雪白中,汉国的士兵就像一条巨蛇缓缓爬来,一想到就能看见汉国的皇帝,杨琏的心中有些复杂,他曾经一度有某种想法,但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汉国这个样子,看起来自身都难保,怎么有余力呢?
杜重威刚刚被降服,但还有第二个杜重威,第三个杜重威,印象中,汉国的历史好像一直是平叛的历史,根本不可能借力。杨琏摇摇头,将心中那点不切实际的想法甩掉,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
人群中,郭桐跃跃欲试,据说天子回京,走的时候顺便经过邺都,父亲也跟着来到开封,弟弟郭信也在一旁,不停地朝前看着,两人都有大半年没有看见父亲了,心中想念的紧。
杨琏目光扫过两人,只是看了一眼,便看出这两人正是郭威的儿子,如果不算养子郭荣,这两人才是郭威的长子和次子。可惜啊可惜,这两人早死,令郭荣捡了个便宜。一想到郭荣那日有些色眯眯的目光盯着傅姑娘,杨琏的心中有些不爽。在他看来,郭荣应该是因为那一句话而对傅姑娘上了心,并不是真心喜欢傅姑娘,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傅姑娘托付终身。
汉国的群臣大多在窃窃私语着,听他们的议论,是在谈论着这一次平定魏州之乱的事情,有的大臣认为,杜重威是个反复小人,他居然投靠契丹人,光凭这一点,就不能饶恕他。而有的人认为,既然陛下许诺不杀他,天子之言,必然是一言九鼎,怎可失言?如今杜重威已经选择了投降,这就足够了。
杨琏对这些话并不感兴趣,他在人群中寻找着两个人,但很快他就失望了,刘承祐和郭荣并没有出现。杨琏只是微微失望,很快就振作起来,两人不在这里,令杨琏的计划会有一定影响,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影响,无妨。
就在杨琏想着的时候,刘承训似乎是不经意地看了杨琏一眼,见他一副沉思的模样,刘承训默默注视了他片刻,心中有些猜不透作为一个使者,杨琏来凑什么热闹?
汉国群臣各自存着不同的心思,这个时候,前方铁蹄轰然而至,为的数百骑兵踏着官道上残留的积雪,卷起一阵旋风而来,为一员大将,身着银铠,头戴银盔,在这满地的白雪中,显得十分特别。
“末将高怀德见过太子殿下!”为那员将领,骑在战马上,双手抱拳,冲着刘承训施礼。
“高将军一路辛苦了!”刘承训笑道。
“陛下离此地已经不足两里。”高怀德禀告。
刘承训点点头,努力向前看去,隐隐约约能看到父皇的身影。
第二个杜重威,第三个杜重威,印象中,汉国的历史好像一直是平叛的历史,根本不可能借力。杨琏摇摇头,将心中那点不切实际的想法甩掉,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